職務侵占警方重視嗎
職務侵占報案后,警方會對進行備案。
職務侵占案和侵占罪的區分
1.犯罪對象不同。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行為人主管、管理、經手的本公司、企業或單位的財物;而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包括范圍較廣,所有具有所有權關系的財產幾乎都以成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
2.客觀表現形式不同。職務侵占罪的行為方式主要是利用主管、管理、經手的本公司、企業,或單位財物的職務上的便利,將其數額較大的財物據為已有的行為,并且只要實施了非法占有即構成犯罪;而侵占罪在行為方式上表現為將數額較大的他人財物占為己有拒不退還或交出的行為,并且拒不退還或交出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條件。
3.犯罪主體不同。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只能是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中主管、管理、經手的本公司、企業或單位財物的人員;而侵占罪的主體是任何持有他人財物的人。
職務侵占罪于侵占罪區分的難點
1.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人員將本人在從事本單位業務活動時所借用的本單位以外的財物非法占為已有,應如何認定。
對于這種情況,主要應當看行為人借用其他單位或個人的財物是否以本單位的名義借用或者受本單位的委托借用,如果是以本單位的名義借用或者受本單位的委托而借用,因該財物的性質屬于本單位使用中的他人財物,應當視為本單位所占有的財物,行為人將其非法占有的,應當構成職務侵占罪。
如果行為人不是以本單位的名義借用或者受本單位的委托借用,而只是以自己個人的名義借用,該財物的權屬不是屬于單位占有,行為人將其非法占有的,不能構成職務侵占罪,而應以侵占罪論處。
2.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人員在從事業務活動中將其他單位或個人因錯誤而交付的數額較大的財物非法占為已有的,如何認定。
對于這種情況,由于行為人與錯誤交付財物方的單位或個人的經濟往來活動,是以單位代表的身份實施的,因而該活動是單位的行為而非其個人的行為,那么就應當將對方誤交的財物視為向行為人所在單位交付的財物。因為誤交財物很可能會被查明,一旦查明,則該單位就負有償還的義務。因此,行為人非法占有的財物應當屬于本單位占有的財物,應當以職務侵占罪論處。
3.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人員以一般借用人或其他與本單位處于平等地位的民事主體的身份而占有本單位的財物,行為人將該財物非法占為已有的,應如何認定。
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對本單位財物的占有已不屬于因擁有主管、管理或經手本單位財物的職權而占有。這種占有行為與社會上一般占有財產的行為沒有多大區別。因此,對于行為人將這類財物非法占為己有而拒不退還,數額較大的,應當以侵占罪追究刑事責任。
4.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人員共同侵占本單位財物如何認定。
對于這類問題,必須首先考慮其中的共同犯罪人是否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及利用何種職務上的便利的情況。根據刑法對身份犯定罪的特殊要求和原則,刑法規定的只能由具有某種特定身份之人才可單獨實施的犯罪,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只要行為人具有某種特定的身份就可單獨實施某種犯罪,如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行為人只要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就可單獨實施前兩種犯罪,而不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人,不能單獨實施,只可能和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人一起共同實施該兩種犯罪。
(2)行為人雖然具有某種特定身份,但如果不具有某種法定的條件,仍不能單獨實施某種犯罪。如受賄罪,行為人即使具有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但如果不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就不可能單獨實施受賄行為。因此,在這種情況的犯罪中,刑法對身份犯具有特殊的要求,即同時還必須具有某種法定的條件。《刑法》第271條規定的職務侵占罪就屬于第二種情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部關于職務侵占罪的全部資料,利用職務進行侵占他人的財務,小編在這里建議還是不可取的,畢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應該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如果網友朋友需要法律咨詢,法律網頁提供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具政審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
2021-01-19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