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規定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總則》第三章 第一節 第六十條 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總則規定法人以其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是為了保障在發生民事糾紛的時候可以有效的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也是為了保障法律的公正性。
法人依據法律的規定行使自己的職權,一旦因法人的行為做成功了當人的利益損害法人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而民法總則的該項規定正是保證法人能夠在損害了當事人利益的時候能夠使當事人獲得相應的補償。
二、法人承擔民事責任須具備三個條件
1、須有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加害于他人的侵權行為且造成損害結果,并且,不存在民法所規定的免責條件。
對于民事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責任條件,民法有嚴格的規定。一般情況下,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必須具有過錯。因此,法人是否應對其法定代表人以及工作人員的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應以該種侵權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的民事責任的條件為準予以確定。因此,判定法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應當以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的具體情況為依據。
2、該損害結果須因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的行為而發生。
在法律上,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的行為被視為法人自身的行為,因此,法定代表人在其代表權限范圍內的侵權行為,就是法人自身的侵權行為,其后果當然應由法人承擔。除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之外,法人的經營活動還需要由其工作人員進行,即授權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業務活動。雖然法人的工作人員的地位與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同,其行為不能視為法人自身的行為,而只能視為法人的代理人的行為。但法人的工作人員從事的經營活動是執行法人的意志,為法人謀利益,因此,對于工作人員的侵權行為,法人也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該損害結果須因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在經營活動中執行職務所實施的侵權行為而引起。
只有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工作人員在執行法人有關業務活動的過程中造成他人損害,其責任才能由法人承擔。所謂執行職務的行為,包括職務活動本身要求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實施的行為(例如,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執行法人的決定,非法泄露他人的商業秘密),也包括其不正當執行職務活動的行為(例如,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行政管理活動時,錯誤地對有關當事人施以行政處罰,造成他人財產損害)。但如果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因實施與其業務活動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或者純粹以個人名義實施的侵權行為,則法人對之不承擔民事責任,其責任應由實施侵權行為的行為人承擔。例如,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下班后開車回家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又如法人的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間擅自外出,參與斗毆,致他人以傷害等。
法人就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以后,根據法律的規定,有權追究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的個人責任。
綜上所述,法律中明確規定了法人以及其全部財產是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也就是說符合上述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條件的,侵害權利人利益的該法律可以維護公平保護權利人的利益。以上就是對法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相關解釋,如果需要了解更多關于法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內容建議咨詢在線律師。
公司法人有年齡限制嗎,法人的分類有哪些?
注冊公司法人和監事是否可以是一個人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法人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網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同居關系是否可以主張死亡賠償金
2021-02-15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國有企業土地怎么轉讓
2021-02-26在宅基地上新建房屋沒有申請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