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父親財產犯法嗎
私自侵占父母的財產可能構成盜竊罪。
父母與成年子女的財產是獨立的。父母對其財產的所有權決定了其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子女只能通過被贈與或繼承等合法途徑獲得父母的財產。如果子女擅自將處于父母控制之下的財產占為己有的話,不僅是侵犯父母財產權的違法行為,在數額較大時(超過1000元)還會構成盜竊罪。
依據: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二百三十五條 【返還原物請求權】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二百三十八條 【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九條 【物權保護方式的單用與并用】本章規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適用。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物權法》第三十四條 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三十七條 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本章規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適用。侵害物權,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所謂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根據犯罪構成的一般原理,認定一個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首先得看這一行為是否具備犯罪的四個構成要件即主體要件、客體要件、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否則就不能認定其為犯罪行為,同時它也是區分此罪與彼罪的依據。下面就從這四個要件來分析侵占罪的特點與內容。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所謂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即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是指通過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約或有關規定而為他人收藏、管理的財物,所謂他人的遺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應帶走卻因遺忘沒有帶走的財物,如買東西將物品忘在柜臺上,到他人家里玩將東西遺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車把財物遺忘在車里等。應當提出,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后者是失主丟失的財物,失去對財物的控制時間相對較長,一般也不知道丟失的時間和地點,拾撿者一般不知道也難以找到丟失之人。而遺忘物,則是剛剛、暫時遺忘之物,遺忘者對之失去的控制時間相對較短,一般會很快回想起來遺忘的時間與地點,回來尋找,而拾揀者一般也知道遺忘者是誰。遺忘物也不同于遺棄物,后者則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處分而拋棄的財物。所謂埋藏物,是指為隱藏而埋于地下之物,如埋在自己院子里的錢財、埋在墳墓中的珠寶等。埋藏物不同于地下的文物,后者年代久遠,具有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一般應屬于國家所有。總之,無論是代為保管之物還是遺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須是他人的財物。所謂他人,在這里僅指公民個人,不包括國家或單位。國家、單位之物基于委托或其他原因而由他人代管的,行為人如果非法占為己有,則應構成貪污罪或者職務侵占罪,他人遺忘的財物,財物的所有權雖然可能是國家或單位的,但遺忘行為僅是個人行為,其應對遺忘之物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從本質上講,仍屬于遺忘者個人之物。至于埋藏物,國家和單位一般不會為了隱藏而埋于地,因此,不會存在本罪意義上的埋藏物。至于這些財物的表現形式,則可多種多樣,既可以是動產,又可以是不動產;既可以是有形物,又可以是無形物;既可以是合法之物,又可以是違禁品、贓物;等等。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要有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財物的行為。這是構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區別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該財物即持有該財物就具有非法性,則不可能構成本罪。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種多樣,如接受他人的饋贈,通過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據刑法的規定,僅包括以下三種情況:(1)代為保管,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為收藏、管理其財物,如寄存、委托暫時照看,又包括未受委托因無因管理而代為保管人的財物;既包括依照有關規定而由其托管的財物,如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財物依法應由其監護人代為保管,又包括依照某種契約如借貸、租賃、委托、寄托、運送、合伙、抵押等而持有代為保管,但因職務或工作上的關系代為保管本單位的財物的,不屬于本罪的代為保管。行為人如果將財物非法占有的不是構成本罪,而是構成貪污罪或職務侵占罪。(2)拾撿他人的遺忘物。(3)發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這種發掘得到不能屬于非法。其一般應出于善意偶然得到,如果其本身非法,如盜掘他人埋在墳墓中的財物,或明知他人將某物埋下而故意盜掘得到,就不是構成本罪,這時構成犯罪,也應以盜竊罪論處。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侵占父母的財產可能會構成盜竊罪,當孩子長大之后就和父母的經濟獨立了,就不能夠侵占父母的財產了,構成盜竊罪的會根據侵占數額進行判決。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面拆遷,沒有營業執照能要求賠償嗎
2021-02-21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結婚自由的保護措施有什么
2021-03-16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