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占他人財產約定合法嗎
不合法,如果根本就沒有產生債權債務的事實,而以追索債務為名扣押他人財產,則構成其他犯罪。行為嚴重同要以構成侵占他人財產罪,所以債權人在索債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如果遇到債務人不償還款項,可以通過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1、追究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違法行為刑事責任的必要性
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不僅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同時由于行為人采用了非法扣押這種手段也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采取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必須由人民法院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采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者予以拘留、罰款”。此條雖規定了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者予以罰款、拘留,但刑法中均沒有相應的罪名規定,因此對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情節嚴重的也往往是以妨害民事訴訟予以拘留、罰款了之。就是這樣也僅僅能夠約束原告起訴到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再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行為。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再非法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情況是極為少見的,而大量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行為是發生在訴訟之外,對這種情況人民法院不能按妨害民事訴訟處理,而公安機關往往又以雙方存在債務糾紛而讓其找法院解決,致使這類違法犯罪行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打擊,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此種違法行為。如果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不僅可以規范債權人的行為,保障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防止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違法行為也能得到有效制止。
2、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應構成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罪
非法私自扣押財產罪是指行為人非法扣押他人財物,情節嚴重或者是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首先,從犯罪的主觀方面看,國家、集體、個人的財產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沒有非法侵犯他人財產的權力,即使是在發生債權糾紛時。債權人采取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這一法律禁止的方法,顯然是一種故意行為,即主觀上具有明知采取手段的非法性和占有屬于他人的合法財產的行為的非法性。
從犯罪的客觀方面分析,行為人實施了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物的行為,造成嚴重的損害后果或情節嚴重。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一方面擾亂了社會秩序,形成社會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利。尤其是未經當事人承認,有關部門處理或法院裁決不能確認債的實際存在和欠債金額時,有的單位和個人基于對事實和法律的錯誤理解,以債權人自居,非法扣押他人財產以達到促進糾紛解決而實現假想債權的目的,這勢必會給擬定的債務人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
同時,有的債權人因小額債權而扣押債務人大量財物,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有的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財產,如汽車等進行扣押,造成生產、經營停止,特別是近幾年的收帳公司的出現,使這種情況愈演愈烈,造成嚴重后果后,行為人得不到應有的打擊,助長了這種行為的發生。上述幾種情況,如果僅按侵權處理,往往是贏了官司,而損失很難挽回,有的連被非法扣押的財產也不能追回。社會經濟秩序包括權利主體權利的產生、享有、行使和救濟秩序,如果權利人不按法律秩序行使權利,社會經濟秩序就將受到破壞。
從犯罪客體來看,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行為侵犯的是多種客體。首先,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的行為破壞了社會管理秩序,尤其是司法秩序。其次,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的行為主要是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利。
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既可能是合法的債權人,也可能是存在經濟糾紛自認為是債權人,而實際上并非真正的債權人。如果根本就沒有產生債權債務的事實,而以追索債務為名扣押他人財產,則構成其他犯罪。
因此,非法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行為具有刑事違法性,情節嚴重或造成嚴重后果時,就構成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罪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對情節輕微的,則按治安管理予以拘留、罰款或按妨害民事訴訟予以處理。非法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情節嚴重的判斷標準,可以從非法扣押財產的手段,造成損害后果的大小等幾個方面來考慮。
二、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同債權人行使留置權的區別
我們要嚴格依法追究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法律責任,又要防止濫用權力,首要就要把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與債權人行使留置權嚴格區分開來。留置是擔保的一種方式,指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留置權僅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的如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等發生債務糾紛時適用。留置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不能與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等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侵占他人財產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債權人索債未遂,侵占債務人財物是不合法的。行為嚴重同要以構成侵占他人財產罪,所以債權人在索債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如果遇到債務人不償還款項,可以通過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如果您還有相關不明白的問題,律霸網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提存是向債務履行地公證處申請嗎
2021-02-05拆遷補償協議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07農村房屋拆遷該怎么補償
2021-01-26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