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毆打他人后臨時起意索要錢財構(gòu)成尋釁滋事還是搶劫
被告人主觀上具有明確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兩次伙同他人采用暴力手段將被害人劫持到校外,迫使其當場交出財物,其行為符合搶劫罪的特征,應(yīng)當以搶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具體案情分析如下所述:
2009年12月31日下午4時許,被告人張某伙同同案犯葉某(另案處理)騎車將被害人付某從某縣某學校路口處帶至某工業(yè)園區(qū)旁的一條小路上。隨后,被告人張某采用搜身、翻衣袋的方式從被害人付某處搜得現(xiàn)金120元和一只諾*亞8800型手機。在遭到被害人付某拒絕不給時,被告人張某與葉某對被害人付某進行了毆打。葉某在歸還給被害人付某10元錢供其坐車后,與被告人張某駕車逃離現(xiàn)場。
2010年1月2日下午4時許,被告人張某伙同葉某和綽號叫“外國”的男子來到某縣某中學想從該校學生處敲點錢用。當他們看到該校學生陳某后便喊住陳某,并對陳某實施毆打行為。隨后,被告人張某等人將被害人陳某帶到該校圍墻外的一個土坑處,在對被害人陳某罰跪后,逼迫被害人陳某交出了身上的339元錢。2011年2月23日,被告人張某主動到某縣公安機關(guān)投案。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被告人張某等人的行為應(yīng)如何定性,存在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構(gòu)成尋釁滋事罪。被告人張某使用的是輕微暴力,沒有造成被害人輕微傷以上傷情,且索要的數(shù)額是學生隨身攜帶的少量錢財,應(yīng)認定為尋釁滋事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構(gòu)成搶劫罪。被告人張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伙同他人,采用暴力和脅迫手段,劫取他人財物,應(yīng)以搶劫罪認定。
二、尋釁滋事和搶劫有什么區(qū)別
搶劫罪是行為人以非法所有為目的,采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當場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尋釁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起哄鬧事,肆意挑釁,隨意騷擾,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有許多“強拿硬要”的尋釁滋事案件在定性上確與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財產(chǎn)的搶劫罪極易混淆,兩者在主客觀方面存在某種相似性,如行為人都有可能非法占有他人財物,都有可能使用一定的暴力、脅迫等方法,在客觀上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quán)利和公私財產(chǎn)權(quán)利等,但兩罪仍有本質(zhì)區(qū)別。要區(qū)分清楚“強拿硬要”是屬于尋釁滋事還是搶劫,應(yīng)當按照兩罪的構(gòu)成要件,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正確把握行為的特征,準確界定兩罪的界限。主要區(qū)別是:
1、兩者主觀故意、犯罪目的不同。尋釁滋事“強拿硬要”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表現(xiàn)為尋求刺激、蓄意生事、挑釁社會,“強拿硬要”行為是尋釁滋事的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耍弄威風,追求精神上的刺激,而非法占有他人財物是次要目的,只是被作為尋釁公共秩序的一種手段而已。搶劫罪的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表現(xiàn)為以暴力控制或暴力威脅來占有財物,因此,占有財物才是其主要的、終極的目的,而暴力控制或暴力威脅則被作為一種手段。
2、兩者的犯罪客體、犯罪地點不同。尋釁滋事“強拿硬要”所侵害的客體為社會公共秩序,其犯罪地點多發(fā)生在公共場所,行為表現(xiàn)為公然藐視法紀,向社會挑戰(zhàn),在公共場所以強制方法隨意拿要他人的財物;搶劫所侵害的客體是公民的人身權(quán)和公私財產(chǎn)權(quán),其犯罪地點多發(fā)生在偏僻處所。搶劫的行為人在強拿硬要他人財物時,一般顧忌被害人周圍的人員,其不希望其搶劫行為被他人所見。而尋釁滋事的行為人不去顧忌被害人周圍的人員,他們看見與否均不影響其“強拿硬要”行為的實施。
3、兩者客觀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有所不同。①占有財物的暴力強弱程度不同。尋釁滋事“強拿硬要”,一般只用輕微的暴力或暴力威脅,一般沒有實施搶劫行為所要求的嚴重侵犯人身權(quán)利的方法和以立即實施暴力為內(nèi)容的脅迫方法以及與暴力方法強度相當?shù)钠渌椒▉硭魅∝斘铮缓θ诉€是可以反抗或求救,不會有致人重傷或死亡危險;而搶劫的暴力或暴力威脅較大,通常會使用兇器,使得被害人一般無法反抗,反抗則有重傷或死亡的危險。②占有財物的目標數(shù)額不同,尋釁滋事中“強拿硬要”一般只是“小拿小要”;搶劫中“強拿硬要”則以最大限度地獲取財物為目的。
從本案的情形來看,主觀方面,被告人張某伙同同案犯葉某強索財物共二次,從被告人選擇作案地點、選擇作案對象等,反映張某等人并非無事生非,其主觀目的均是為了劫取財物,而非為了教訓被害人來追求精神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客觀方面,被告人張某二次強索財物,均是伙同他人共同實施,均對被害人實施了毆打,其中第二次還實施了罰跪,情節(jié)惡劣。本案由于8800型手機未作鑒定,搶劫金額不能認定,兩次搶劫金額僅能認定為459元,但是搶劫金額不能作為定罪的依據(jù)。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guān)起意索要錢財?shù)南嚓P(guān)內(nèi)容。由此可見,縱觀全案,被告人主觀上具有明確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兩次伙同他人采用暴力手段將被害人劫持到校外,迫使其當場交出財物,其行為符合搶劫罪的特征,應(yīng)當以搶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wǎng)提供專業(yè)法律咨詢服務(wù)。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工傷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21如何辨別連鎖加盟項目的真假騙局
2021-01-18勞務(wù)派遣聘員無固定期限如何賠償
2020-11-15交通事故碰到人如何處理
2021-02-28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nèi)應(yīng)遵守哪些規(guī)定
2021-03-11土地轉(zhuǎn)讓金誰出
2021-01-11父親已死能討贍養(yǎng)費嗎
2020-11-28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jù)
2020-11-10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商業(yè)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雇傭關(guān)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產(chǎn)品責任險應(yīng)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wù)
2020-12-31賠款收據(jù)及權(quán)益轉(zhuǎn)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jié)的依據(jù)
2021-03-12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qū)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