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志
交通事故發生后,受害人或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而必須先經過公安機關的調解處理。這種做法的基本依據是199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第一條的規定:“當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問題提起民事訴訟時,除訴狀外,還應提交公安機關制作的調解書、調解終結書或者該事故不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違章行為造成的結論。”筆者認為,這一規定在理論和實踐中都存在諸多缺陷:
第一,在交通事故賠償法律關系中,雙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符合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基本特點。交通事故賠償當事人因人身權、財產權受到損害,應享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公安機關對交通事故賠償的調解在性質上也屬于行政調解,規定調解為必經程序是行政機關對私權的不當干涉。
第二,交通事故賠償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關于起訴條件的規定。通知給此類案件的受理設置調解的前置程序,限制了當事人的訴權,與法律規定相悖,明顯超越了司法解釋的權限。
第三,我國訴訟外調解主要包括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不論何種形式的調解,其目的都是為了解決當事人的糾紛,通過說服教育、宣傳法律、政策,促使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和解。交通賠償調解程序實行強制規定,無視當事人的意愿,有悖于自愿原則。
第四,民事糾紛解決的原則是公平和效率。有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因為調解程序而耗費幾個月,特別是在一方當事人不愿調解,只愿選擇訴訟時,依然必須經過調解程序,對公安機關和當事人在時間、精力、金錢上都是浪費。
第五,我國公民的文化素質、法律意識還普遍較低,發生糾紛過于信賴于“政府”部門的處理。而公安機關的這種調解缺乏監督,容易出現少數辦案人員越權調解、強行調解、惡意調解等違法行為,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筆者認為,對當事人是否參加公安機關的調解應當采取自愿原則,既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先調解,不服調解再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帖侵權責任原因不明的怎么處理
2020-12-23監察人員能否進入強制措施場所取證
2021-03-07制毒的犯罪分子會全部被判處死刑嗎
2020-12-19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