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贈與合同雙方法律行為是什么意思
贈與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它是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一般要通過簽訂贈與合同或口頭約定等形式來完成。我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所以,贈與是一種合意、雙方的法律行為,它需要當事人雙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
二、贈與成立情況下,是否具有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情形
贈與行為是一種贈與人無償給與、受贈人獲利的單務無償行為。如果對贈與人不予以特殊的考慮和保護,僅以合同嚴格履行原則苛責贈與人而不考慮其經濟上的損失,又顯失公平。因此,法律賦予贈與人有條件撤銷贈與的權利。這種救濟有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區別。任意撤銷權是指在贈與標的物未交付或登記轉移之前,對贈與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我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可見,一般情形下,贈與人在未交付贈與物前可以基于自己的意思任意撤銷贈與而無需承擔法律責任。法定撤銷權是指贈與物已實際交付的,如果出現以下法律規定的事由,贈與人或其繼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可撤銷該贈與。
法定撤銷事由主要有:
1、贈與附義務,而受贈人不履行義務的
2、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的
3、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的
4、因受贈人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一經撤銷,受贈人對贈與財產的接受和占有即失去法律依據,即便贈與財產已經交付或登記轉移給受贈人,撤銷權人仍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三、贈與合同履行后的法律效果
當贈與物已經交付且又不存在法定撤銷事由的,一般不允許贈與人再反悔。此外,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但附義務的贈與中,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贈與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贈與行為是一種合意,雙方的行為,只有雙方都認同贈與的過程,贈與才會成立。因此,大家在以后一定要注意贈與需要雙方協同認可。更多相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