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并沒有對非法拘禁罪的時間問題作出具體規定,但是,在實際審判中非法拘禁的時限卻是影響量刑的一個因素。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些非法拘禁罪時限的問題。
關于本罪的時間定限問題的探討,通說認為,剝奪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權利的時間長短,對本罪的構成沒有影響,其只對量刑有意義,同時認為,拘禁時間很短,情節顯著輕微的,危害不大的,不構成犯罪,而只能以違反治安管理認定。
也有的觀點認為,時間持續長短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只影響量刑。但時間過短,瞬時性的剝奪人身自由權利的行為,則不構成本罪。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拘禁時間的長短是否影響本罪的成立,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僅僅從時間上衡量是否構成本罪,理應結合行為人行為時的手段、動機等方面加以衡量。
在這一問題上,我們認為,非法拘禁罪作為一種典型的持續犯罪,其行為理應在一定的時間內處于持續狀態,從而使他人在一定的時間內失去其人身自由權利。因此,規定構成本罪的時間定限以及構成本罪加重、從重情節的時間定限是十分有意義和有作用的,同時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現行的《刑法》條文中并沒有規定本罪的時間定限,這也就造成了在諸多司法實務實踐過程中,出現了缺乏時間標準來界定本罪的罪與非罪問題的混亂現象,以致在實踐中難以掌握而出現冤假錯案;其次,最高人民檢察院曾出臺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其規定: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24小時以上的,構成非法拘禁罪。但是在能否參照此規定的問題上,則出現了一種悖論。
即:雖然司法機關明知此規定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國家工作人員),但在具體的一般案件中,卻采用此標準來定罪立案。這一問題是極其嚴重的,弊端很大,也導致了罪責刑不相適應的出現。對此,我們呼吁國家的立法機關應當對構成本罪以及構成本罪加重、從重情節的時間定限作一個明確的標準,以解決諸上的弊端。在一般的情況下,也就是行為人在行為時沒有實施嚴重暴力等情節的限度下,構成本罪的時間定限應該相對長一些,可以規定為24小時;但是,如果行為人在行為的一開始就付諸暴力等嚴重情節時,就可以認定為構成本罪,而不再以持續一定的時間作為構成本罪的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法,罰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0物業私攬小區廣告收入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17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已經注冊的禁止地名有效嗎
2020-12-31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