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行賄和個人行賄區(qū)別是怎樣的
單位負責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xiàn)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
界定要點:
(1)目的不同。自然人行賄是為了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單位行賄則是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2)利益歸屬不同。因行賄取得的違紀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是自然人行賄;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行賄。
(3)實施的主體不同。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而自然人行賄的主體是自然人。雖然單位行賄也是通過具體自然人實施的,但這是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
(4)給付財物時名義及程序不同。單位行賄一般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而自然人行賄則是由個人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實施。
二、最新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的立案標準為三萬元。
根據(jù)《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shù)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guī)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shù)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guī)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huán)境保護等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shù)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對于個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在分別達到了規(guī)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往往是分別以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來論處。這與一些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為一體的情況不同,將自然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分開為兩個不同的罪名,分別給予犯罪主體不同的處罰。因而,我們尤其要注意,在單位行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行賄罪,而應該是單位行賄罪。
被索賄是否構成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如何定罪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盲人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買賣合同10萬元貨款打官司律師費多少錢
2021-02-17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qū)別
2020-12-11往年老人贍養(yǎng)費能追索嗎
2020-11-28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yǎng)義務
2020-12-24婚內協(xié)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小學生在校發(fā)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如何處理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2021-02-22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