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行賄和單位行賄的區別是什么
單位負責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界定要點:
(1)目的不同。自然人行賄是為了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單位行賄則是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2)利益歸屬不同。因行賄取得的違紀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是自然人行賄;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行賄。
(3)實施的主體不同。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而自然人行賄的主體是自然人。雖然單位行賄也是通過具體自然人實施的,但這是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
(4)給付財物時名義及程序不同。單位行賄一般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而自然人行賄則是由個人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實施。
二、最新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的立案標準為三萬元。
根據《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對于個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在分別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往往是分別以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來論處。這與一些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為一體的情況不同,將自然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分開為兩個不同的罪名,分別給予犯罪主體不同的處罰。因而,我們尤其要注意,在單位行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行賄罪,而應該是單位行賄罪。
個人行賄罪會判處緩刑嗎?
個人金額達到多少算行賄罪?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權益法規定了哪些退貨條款
2021-02-16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女職工請經期假是否合理
2021-01-27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