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賄受賄罪的取證如何進行?
行賄受賄罪的取證應當運用合理的法律手段,及時迅速的來進行取證,具體的方式如下所述:
1、運用法律手段,迅速及時取證。
受賄犯罪固有的特征,決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偵查難度。受賄嫌疑人在實施受賄行為后或察覺司法機關追查時,往往會想方設法破壞、轉移、偽造乃至毀滅證據,也往往會利用延長時間編造假情況、假情節,或與行賄人、知情人串通,訂立攻守同盟。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證人也可能受到外界的壓力,使證言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善于運用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手段,則無以打開案件偵查的局面。受賄案件進入偵查程序,必須充分運用必要的法定手段和法律措施,如依據刑事訴訟法第83條中的“發現犯罪事實”以事立案,控制犯罪嫌疑人,對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在嫌疑人與行賄人或知情人之間沒有串供或訂立攻守同盟之前,迅速及收集證據、固定證據、分析判斷證據,從而通過合法獲取的證據去指證犯罪嫌疑人和證實犯罪,在大量的事實和證據面前,受賄嫌疑人能做的也只能是俯首認罪,如實供述自己的受賄行為了。這樣做有利于提高所立案件的質量和準確度,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偵查的廣度和深度。
2、克服“口供情節”,拓寬思路,跳出證據“一對一”的誤區。長期以來,在實踐中口供一直擔任著“證據之王”的角色,不少人認為,受賄案件中受賄事實的證據,主要靠嫌疑人的口供,再以供取證,獲得行賄人或知情人的證言,除此之外,別無它證,如果沒有知情人而只有嫌疑人的交代和行賄人的證言,就形成了證據的“一對一”,在這個證據的鏈條上,任一端出了問題,就難以認定受賄事實。事實上,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能夠證明案件事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任何犯罪的發生,必然會留下難以抹去的痕跡,只要這些事實能夠證明案件的客觀真實情況,就是證據。“一對一”受賄案件,只是證明受賄犯罪過程中某一階段直接證據的“一對一”,因為任何一個犯罪事實,都包括若干個具有連續性的階段,而不僅是一個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會發生相應的案件事實,如犯罪時間、地點、贓款贓物等等,由此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證人證言、書證、物證等證據,這是不依任何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所以,我們在偵查受賄案件過程中,除注意收集嫌疑人的口供、行賄人或知情人的證言等直接證據之外,還要注意收集受賄犯罪每個階段發生案件事實而產生的大量的間接證據,這些客觀存在的,與案件事實有聯系的,經司法機關依法收集的證據,只要相互外印證、相互證明、形成鎖鏈,達到說明某一事實的真實性和唯一性,否定其他可能,就能保證整個證據體系的證明力,就能據以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從而真正做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二、受賄罪認定:
1、已離、退休的國家工作人員,只有利用本人原有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通過在職的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利益,而本人從中向請托人索取或非法向請托人索取或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為,才能以受賄罪論處。因此,已離(退)休國家工作人員構成受賄罪的受賄行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利用了本人原有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
(2)這種便利條件,必須是通過在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具體完成的。這種便利條件與在職的國家工作人員的便利條件,是相互包容的、依存的。
(3)為請托人謀取利益。至于該利益是正當的,還是不正當的,以及是否真正謀取到了利益,均不影響受賄行為的成立。
(4)本人從中向請托人索取或非法收受財物。其中,所索取或非法收受財物的價值或使用價值,必須達到5千元起點。至于本人從中索取或非法收受到的財物,是否真正歸本人所有了,并不影響受賄行為的成立。
2、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如系行為人不違背原職務的行為,則不論何種原因受賄未遂,均不宜追究離(退)休人員的受賄責任;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如系行為人違背原職務之行為,則不論何種原因受賄未遂,也應追究離(退)休人員的受賄責任。
3、請托人給予行為人的賄賂,應當是離(退)休人員所要求互相約定的財物。如有不同,行為人收受后,或請托人未按約定的期限給付行為人賄賂的,均不影響受賄罪的成立。
4、行為人在職期間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但未向請托人要求或約定賄賂,而請托人在行為人離(退)休后出于感謝給予財物的,一般該離(退)休人員不構成受賄罪。但是,如果行為人違背原職務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且明知請托人是因此而給予數額較大財物的,則不因為行為人的離、退休,而影響其構成受賄罪。
在當代社會,不論是行賄罪還是受賄罪都必須要有一定的證據來加以佐證,所以在警察進行調查取證的時候,必須要保持著真實性,而且要有一定的及時性,迅速性。否則很容易就會導致一些證據被回損,從而不能夠查清楚案件事實。
行賄金額達到多少才構成行賄罪
個人金額達到多少算行賄罪?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班組安全合同格式
2020-11-20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如何認定土地轉讓合同效力問題
2020-12-30礦業權抵押如何實現
2020-11-13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海南樂東農村拆遷補助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