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偽劣產品的存在給老百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構成了威脅,政府部門是打擊制售偽劣商品的主要責任部門。政府工作人員如果在查處制售偽劣商品方面不力,存在違法行為的話,可能被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那么,什么是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具體做個了解。
一、什么是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是指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負有追究責任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情節嚴重的行為。
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條: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負有追究責任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是指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負有追究責任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等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放縱制售假藥、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為的;
2、放縱依法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
3、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責,致使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得以繼續的;
4、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責,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
5、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職責,或者對3個以上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單位或者個人不履行追究職責。
三、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的主體是什么?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負有追究責任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主要是指負有法律規定的查處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違法犯罪行為的義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各級政府中主管查禁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人員;有查禁職責的公、檢、法機關中的司法人員;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如技術監督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中的人員。
講到這里,大家應該知道了什么是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該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其具體表現是徇私舞弊,不追究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并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構成這種犯罪的,國家會對犯罪嫌疑人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般來說,政府工商管理機關人員容易觸犯此類犯罪。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有哪些行為方式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機開車看書擼狗如何處罰
2020-11-23民法典是否包括知識產權
2020-12-16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公益拆遷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5同住人有權得到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14宅基地證在拆遷中怎么補償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