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為實行犯罪起從促進作用的行為,因而對刑法所保護的客體構成了現實的威脅。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責任不同
犯罪預備,犯罪未遂,能減輕處罰;犯罪中止一般會免于刑事處罰;
3、階段不同
犯罪預備屬于前期準備階段,犯罪中止還沒有形成后果,犯罪未遂是因為特殊原因沒有達成預期后果。
二、什么是一般刑事犯罪?
刑事案件分為一般刑事案件、重大刑事案件和特大刑事案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區別:
1、標的額的大小。
涉及到的財物額是否重大。
2、影響力是否重大。
3、雙方人數多少,涉案人數是否眾多來區分。
性質嚴重、情節惡劣、對社會造成重大危害的犯罪,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偵查的各類重特大犯罪。這是對此廣義的解釋。但從歷次政法機關在論述社會治安形勢和開展“嚴打”斗爭使用該語時,是有特指的,并不象字面理解那么寬泛,可解釋為由公安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偵查、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宣告刑在五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犯罪。這就是嚴重刑事犯罪與一般刑事犯罪的區別。
三、犯罪行為的定義是什么?
犯罪行為是犯罪人所實施的違反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是刑法學中犯罪構成的基礎和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學著重從下列角度研究犯罪行為:
(1)把犯罪行為作為犯罪心理演化過程的一個階段進行研究,如犯罪意識——犯罪動機——犯罪行為——犯罪結果;
(2)研究犯罪行為方式,從中發現規律和特點,為制定預防和控制犯罪的政策提供依據;
(3)研究某一犯罪者的犯罪行為方式,為改造該罪犯提供幫助。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狀態能真實的反映當事人內心的思想活動,尤其是對犯罪中止可以形容為浪子回頭金不換。司法機關要做的是將所有的犯罪活動都盡量的扼殺在萌芽狀態中,所以有些犯罪活動在預備階段就被發現了,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也都沒有造成任何危害后果。
犯罪未遂的量刑是怎樣的
犯罪未遂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既遂與犯罪未遂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夜駕駛機動車“碰瓷兒”應如何定性
2021-01-15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