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蒼南縣一處老房子經常傳出嬰兒啼哭聲,周圍群眾懷疑其中有蹊蹺,遂報案。由此引出一起特大跨省拐賣兒童案。
經查實,被拐賣兒童均為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人數多達27名,而且每名嬰兒經多次轉手,層層加價。4月11日,浙江省溫州市檢察院發布消息稱,該院日前以涉嫌拐賣兒童罪對此案26名被告人提起公訴,溫州市中級法院將擇日開庭審理。
令人震驚的是,此案被告人中竟有一名女醫生,她曾在溫州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工作,退休后被其他醫療機構返聘,經她之手被拐賣的嬰兒有4名。
老房子經常傳出嬰兒哭聲
2015年3月29日,有群眾報案,稱蒼南縣靈溪鎮雙益小區旁的一處老房子內經常傳出不同嬰兒的哭聲,而房主年齡偏大,不像嬰兒父母,懷疑其中有蹊蹺。
蒼南警方接警后,立即著手偵查,對該處房屋進行多日守候,發現房內人員存在拐賣兒童的嫌疑。同年4月4日下午,警方在房內抓獲正在進行拐賣兒童交易的章某、朱某等9人,并解救出1名男嬰。
經審訊,警方獲取了更多線索,之后又相繼在蒼南靈溪、石家莊、上海、云南等地抓獲其他犯罪嫌疑人。其中,2015年4月11日,在靈溪抓獲陳某等人,解救1名男嬰;2015年6月17日、7月2日在靈溪抓獲溫某等人,解救2名男嬰;2015年7月9日,抓獲李某、蔡某夫婦(另案處理)。另外,丁某等人主動向警方投案。
不少嫌疑人沾親帶故
此案共涉及35名犯罪嫌疑人,分別扮演著“介紹人”“撫養人”“運送人”“收買人”等角色。這些涉案人員之間不少沾親帶故,有“情侶檔”“父子檔”“夫妻檔”,甚至還有一家五口齊上陣的。此次被提起公訴的有26人,其余9人另案處理。
據起訴書顯示,這26人分別來自蒼南、溫州市區、福建、云南等地,其中年齡最大的79歲,最小的27歲。在這些被告人中,李某的身份引人關注。據透露,李某是一名婦產科醫生,曾在溫州市區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工作至退休,后被溫州光明醫院、樂清市白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返聘,直至案發。
據指控,此案主犯、現年51歲的蒼南男子章某在2013年找到了一條“發財捷徑”——販賣兒童。
2013年7月左右,章某通過他人介紹,在青田火車站附近花6萬元買了1名男嬰,同年11月20日以8.6萬元賣給他人。
在拐賣兒童過程中,章某還帶上了女友朱某和兒子。去年3月,章某帶著兒子和朱某在石家莊花5萬元買了1名出生才1個多月的男嬰。將男嬰帶回蒼南后,章某分別付給朱某2000元、兒子1500元。
經查,章某等人拐賣的兒童均為嬰兒,其中“成交價”最低1萬元,最高9.8萬元。
另外,在該拐賣兒童團伙的“利益鏈”中,處于“介紹”“撫養”“運送”等環節的人員大多有“報酬”,介紹人獲取介紹費,撫養人、運送人則有相應工資。
跨省多次轉手層層加價
此案中大部分嬰兒經跨省多次轉手買賣,而且層層加價,主要涉及云南、浙江、福建、河北等地。
據檢察機關指控,經云南籍女子和某之手拐賣的多名嬰兒,轉賣和加價尤為突出。2014年六七月,和某在云南怒江蘭坪縣花1萬元買了1名男嬰,后以3.8萬元賣給下家梨某,而梨某以6.6萬元賣給肖某,肖某加價至7.5萬元又轉賣給章某和朱某,最后朱某以8.3萬元賣給他人。
經查,此案涉及被拐賣嬰兒共27名,每名被拐賣嬰兒因經合伙作案和多層轉手,均涉及多名涉案人員。對涉案人員的拐賣兒童次數和涉及的被拐賣兒童人數,檢察機關均進行審查予以統計認定。其中,章某拐賣兒童19次,涉及被拐賣兒童19名;朱某拐賣兒童16次,涉及被拐賣兒童16名;李某拐賣兒童4次,涉及被拐賣兒童4名。
被拐賣嬰兒從哪兒來呢?據多名被告人供述,一些嬰兒是在出生后遭遺棄。對此,檢察機關認為,這僅是被告人單方辯解,對嬰兒來源偵查部門還要做進一步調查,如果還有漏罪行為,則要進一步追責。
檢察機關認為,章某、朱某、李某等26人拐賣兒童的行為已觸犯我國刑法,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拐賣兒童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女醫生辯稱均為親生父母要求找人收養
在溫州市檢察院依法審查查明的事實中,溫州退休婦產科女醫生李某涉及的被拐賣兒童有4名。對于被指控的拐賣兒童犯罪,李某辯解稱:經她手的嬰兒都是孩子父母不要的,對方要求她幫忙介紹收養人,她并未從中謀取利益。
對2013年上半年以5萬元出手的那名男嬰,李某解釋說:當時有位找她看病的女子說自己生了個男嬰,因家庭困難想把孩子給人收養。于是,她從中牽線達成交易。“最后,我將5萬元轉交給了站在不遠處的男嬰父母。”
對2013年8月左右出手的女嬰,李某辯稱:當時一名女子找她看病時說自己有一名女嬰不想要,原因是孩子父親坐牢,自己無力撫養。最后,她聯系買家以3萬元成交。“我把這3萬元給了孩子母親,對方要給我2000元,但被我拒絕了。”
對此,檢察機關認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拐賣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等行為,只要實施其中一種行為即構成拐賣兒童罪。李某多次販賣的嬰兒均是聯系章某等人購買,她主觀明知章某等人系拐賣兒童的人販子還多次販賣,她的行為已涉嫌構成拐賣兒童罪。
被解救嬰兒應送福利機構安置
經查,此案中被拐賣的27名嬰兒中有15人獲救,其中解救后寄養在收買人處的有10名,寄養在福利院的有5名。
根據民政部、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兒童收養工作的通知》規定,公安機關解救被拐賣兒童后,對于查找到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應當及時送還;對于暫時查找不到生父母及其他監護人的,應當送交社會福利機構或者救助保護機構撫養,并簽發打拐解救兒童臨時照料通知書,由社會福利機構或者救助保護機構承擔臨時監護責任。同時,公安機關要一律采集打拐解救兒童血樣,檢驗后錄入全國打拐DNA信息庫比對,尋找兒童的生父母。
溫州市檢察院在辦理該案時要求公安機關依法妥善處理被解救兒童,建議將寄養在收買人處的嬰兒均送福利機構安置。目前,此項工作正在協調處理中。
刑法加大對收買方打擊力度
溫州市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檢察員王-瑋介紹說:收買人以前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現在一律追究其刑事責任。這一變化源于2015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
根據修正案實施前規定,對收買被拐賣兒童可以“免責”:收買被拐賣的兒童,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但修正案規定了“收買即入罪”:只要有收買被拐賣兒童的行為,就將追究刑責。不過,對收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解救的,可從輕處罰。
此案中的“收買人”大多來自農村,部分辯稱自己法律意識淡薄,不清楚收買孩子可能觸犯刑法。王-瑋表示:法律意識淡薄只是收買人的“遮羞布”,隨著修正案出臺,對收買被拐賣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打擊變得嚴厲,這將有力打擊買方市場,遏制拐賣兒童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買保險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2020-12-05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