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迫犯罪的實質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28條規定:“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為此,被迫犯只是減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法定情節。可以對被迫犯減輕、免除刑罰的理由是:(1)被脅迫參加犯罪的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被動性。作為被迫參加犯罪的共犯人,他們對犯罪可能導致的危害結果是持消極態度的,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但是為了保住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又不得不附隨威脅者去實施犯罪,他們之所以犯罪不是為了追求犯罪的結果,不想從犯罪的結果中滿足某種私欲,參加犯罪是在兩難選擇之下做出的無奈之舉。(2)基于刑罰目的的考慮。被迫犯主觀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自愿或者不自覺性,只要及時予以制止,將來再犯的可能性很小。
以下幾種情景下不宜認定為脅從犯
1、行為人身體受外力強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況下的行為,其行為不能表達其主觀意志,不可能具有罪過,不構成犯罪,也就無脅從犯之說;2、對于先是被迫參加,而后來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實施犯罪的,不宜定脅從犯;3、被誘騙參加共同犯罪的人,不宜定脅從犯。我國刑法對被迫犯予以從寬處理的目的也正是因為他們主觀惡性程度較其他共犯人低,其人身危險性也要小于主犯和從犯,1979年刑法甚至認為脅從犯的犯罪作用小于從犯,于是明文規定對脅從犯應當比照從犯減輕或免除處罰。
對于脅迫犯罪又是怎么審判呢?
要看具體情況,如果被脅迫的程度不強,會構成犯罪的,但應當從輕、減輕處罰;如果被脅迫到沒有自己的意志了,就不構成犯罪。被誘騙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是否從輕處罰也要看具體情況。
那又如何證明脅迫犯罪呢?
對威脅者來說,他大可不必承認強迫行為,因為這樣可以讓替罪羊分擔一部分刑罰。對被威脅者來說,自己當時處于被動形勢,很難掌握有效的威脅證據,比如錄音視頻什么的。
小編提醒您:被脅迫情節雖然對罪質的認定影響不大,但對量刑的影響非常巨大,這是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體現。有一點需要明確,被脅迫的程度與其主觀上的被動性是成正比的,與其意志自由的程度是成反比的。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以租代征合法嗎
2021-01-19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