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故意的判斷標準是怎樣的
間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意志因素方面,行為人為了追求某種其他結果的發生,而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放任態度。
《刑法》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關于“放任”,刑法學界有不同看法。
一是不希望說,認為放任就是不希望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只是采取了聽之任之、漠不關心的態度。
二是中立說,認為放任就是對危害結果的發生與否采取滿不在乎、無所謂的態度,危害結果的發生不違背行為人的本意,不發生行為人也不懊悔;三是放任發生說,認為放任態度并不是在兩種可能性之間采取中立,而是放任結果的發生,不是“放任結果的不發生”。
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材料買賣是否需要簽合同才能生效
2021-03-19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以及糾紛處理
2021-03-15怎么樣的房產糾紛可以向法院起訴
2021-01-10廣州舊城改造新增獎勵費
2020-11-12廣州林和村舊城改造 為區域注入發展新動力
2020-12-25企業拆遷中能以航拍圖作為合法建筑的證據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