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犯罪主體方面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任何人都可以構成故意傷害罪。而虐待罪的主體刑法有特殊規定,即家庭成員,有必要對此加以分析。家庭成員是指在一個家庭中共同生活的成員。比較典型的是由法定關系組成的家庭,如夫妻之間;由血親組成的家庭,如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等;由擬制血親形成的家庭,如養父母與養子女、繼父母與繼子女。
這些關系都要求成員在一起共同生活。除了上述典型的家庭關系外,當今社會不乏同居者,具有這樣關系的行為人能否構成虐待罪的主體,我們認為,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現實生活中的虐待行為不僅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還會發生在師生、雇主與雇員之間等,刑法之所以只規定家庭成員之間的虐待才構成犯罪,旨在特殊保護處于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成員。因為,婚姻家庭中受虐待的被害人,通常無法掙脫或者很難掙脫這種家庭關系的束縛,在這種關系中往往處于弱勢的一方。居于優勢一方可能會借助家庭的掩護,長期對被害人進行虐待,家庭以外的人難以干預,導致被害人缺乏有力的救濟途經,且長期的虐待對被害人、對家庭乃至對社會都會產生負面效應。鑒于此,刑法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虐待行為規定為虐待罪。我們認為,從這一角度出發,雖然同居二人沒有辦理正式結婚手續,不是合法夫妻,與對方子女未能形成法定的繼子女關系,但實際上,同居者的雙方以同居的形成組成了家庭并且共同生活在一起,具備了家庭的形式與實質,同居者及其子女應當視為家庭成員,發生在這蝗家庭成員之間的虐待行為,其危害與發生在典型的家庭成員之間的虐待并無本質區別,應當屬于刑法調整的對象。非婚同居者之間系家庭成員,同居雙方撫養的未成年子女若共同生活,也與同居者之間構成家庭成員關系,,因此,對與其同居者子女長期虐待的,亦構成本罪
(二)關于犯罪主觀方面
虐待罪的主觀方面是其區別于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區分的難點。虐待罪的主觀上要求是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故意對被害人進行肉體上、精神上的摧殘、折磨,使被害人遭受痛苦。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痛苦通常不會直接造成被害人重傷或死亡的結果,行為人并不追求也不放任被害人重傷或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便虐待造成被害人重傷或死亡,也不是某次虐待行為直接導致的,而是長期虐待的結果。這是其與故意傷害罪、乃至故意殺人罪在主觀方面的重要區別,、故意傷害罪存在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之分,直接故意的內容為通過實施傷害行為,直接導致被害人身體健康(功能、器質受損)受到傷害(輕傷以上):間接故意傷害是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造成被害人身體健康受到傷害,而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無論直接故意還是間接故意,都要求明知其行為會(可能會)對被害人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三)關于犯罪客觀方面
虐待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客觀行為表現有所不同。虐待罪是長期以毆打、擰掐、燙、凍餓、捆綁、強迫超體力勞動、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各種方法,對被害人進行肉體上、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殘需要注意的是,構成虐待罪的行為是長期的、相對連續的進行,而不是偶然一次實施毆打、凍餓等虐待行為。虐待罪的一般犯罪構成,并不要求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的后果,情節惡劣即可構罪。所謂“情節惡劣”,是指虐待年老、年幼、病殘的家庭成員,或者長期虐待家庭成員,屢教不改的,或者虐待動機卑劣、手段兇殘等。長期虐待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后果的,是虐待罪的加重處罰情節:這里所指的造成重傷、死亡后果與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死亡的后果有著本質區別。虐待罪的加重后果,不是由某次或某幾次虐待行為單獨、直接造成的,而是因被害人長期受到虐待,逐步導致身體狀況不佳、營養不良、病情惡化、精神受到嚴重刺激等情況而致重傷、死亡,或者被害人因不堪忍受虐待而自殺所致。重傷或者死亡結果一般是長期虐待行為積累所致。故意傷害罪的重傷或者死亡結果是一次或者連續幾次故意傷害行為直接造成的后果,傷害行為與重傷、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客觀聯系,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
(四)關于犯罪客體方面
如前所述,虐待罪的行為方式多種多樣,不僅僅是對被害人身體進行毆打,侵犯人身健康權利。因虐待罪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還侵犯了家庭成員之間的平等權利。對于不同行為方式的虐待罪,其侵犯的客體又會有所不同,如限制人身自由的虐待行為,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權;對被害人進行人格凌辱,侵犯了被害人的人格權等。由此可見虐待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而故意傷害侵犯的是單一客體,即被害人的人身健康權利。
(五)同時構成虐待罪和故意傷害等罪的,應當數罪并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帶著購房合同、身份證明等到開發商復印一份(三聯)證明,之后到當地稅務部門申請補發
2021-01-02專利執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