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的一個基層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案情如下:2004年11月23日下午,上第一節課之前,該市向陽學校五年級的幾名男同學李春陽、王慶、王堯等在學校的操場上做游戲,他們興致勃勃的互相追逐著,玩得特別開心。這時候,上課鈴響了,下午第一節課是體育課,孩子們一起向操場中心的集合站隊地點跑去。而就在此時,不幸發生了,李春陽和王堯擠到了一起,李春陽被王堯拌倒,重重地摔在地上,被同學扶起后感到右臂劇烈疼痛。
同學趕緊叫來正在操場中心等待學生集合的體育教師王文彬。王老師見狀,馬上派三名同學陪李春陽去附近的診所,醫生說可能骨折了。王老師得知這一消息后,就讓同學把李春陽送回離學校不遠的李春陽的家中,當時李春陽的家長不在家。后來,李春陽、王堯兩學生的家長就李春陽的治療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并沒有向學校提出賠償的相關要求。
可是,經治療后,發現李春陽的右臂出現肘內翻,被司法鑒定機關鑒定為七級傷殘,并需二次治療費用20000元。李春陽及其法定代理人即向法院提起訴訟,以體育教師不盡職責為由,請求向陽學校與王堯給付醫療費、傷殘賠償金、二次治療費等各項費用總計53044元。1
上述案例屬于由學生傷害事故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那么,什么是學生傷害事故呢其范圍應如何界定這類事故具有怎樣的特征筆者覺得在探討本文的核心問題之前有必要作出說明。還需說明的是,本文所探討的學生傷害事故中的“學生”指的是在中、小學校就讀的未成年學生,包括在幼兒園學習的學齡前兒童。
目前我國立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學生傷害事故的概念,學術界的認識也存在著分歧。從教育部制定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第二條可知,《辦法》所稱的學生傷害事故是指:“在學校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或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內發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為了比較準確地把握學生傷害事故的概念、界定學生傷害事故的范圍,有必要對學生傷害事故的構成要件作以下分析。
筆者認為,學生傷害事故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其一,事故的一方當事人須是學生。這里的“學生”,指的是在國家或社會力量舉辦的全日制學校,包括在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中全日制就讀的受教育者,以及在各類幼兒園、其他教育機構的其他受教育者。有的學者將幼兒園中的幼兒、其他教育機構的學生及其他受教育者排除在外,認為發生在這些受害主體身上的傷害事故不屬于學生傷害事故。筆者認為,這種認識過于狹窄,不利于司法機關對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并且這種理解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的規定相矛盾。
《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顯然,《解釋》將在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列入了學生傷害事故中的“學生”的范圍之內,并且《解釋》中涉及到的三種情況下發生的傷害事故中必有一方主體是學生。
其二,直接加害主體須是學校的管理人員、教師、學生或第三人。在學生傷害事故中,受害人具有相對的特定性,而加害人是不確定的,學生傷害事故的這一特點可以概括為直接加害主體的多樣性。未成年學生在學校、幼兒園或其他教育機構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其人身受到的傷害可能來自學校內部人員,如受害學生的同學、授課的教師、學校的管理人員或學校的其他職工等,也可能來自校外的第三人。由于加害主體不同,法律責任的承擔也會有所不同。
其三,事故須發生于學生在校期間。“在校期間”,是指未成年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以及在與教育、教學活動有關的其他活動時間內。對“在校期間”不應狹義地理解為“在學校校園學習期間”,由學校組織的校外實習、社會實踐、參觀、春游等活動同樣應當視為“在校期間”。
其四,須學校、幼兒園或其他教育機構對學生遭受損害或學生致他人損害存在過錯。學校對于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是學校作為學生傷害事故賠償案件的一方當事人的前提。學術上對過錯的判斷標準有不同的方法,有主觀說和客觀說之分。主觀說認為,過錯是一種心理狀態,加害人的過錯是對其行為時心理狀態的一種描述,典型的如故意和過失。客觀說則認為,應當以“注意義務”為檢驗過錯是否存在的標準,即以行為人在行為時是否盡到了法律規定的相應的注意義務作為是否對損害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的要件之一。筆者認為這里應采客觀說。
其五,須客觀上造成了未成年學生人身傷亡或未成年學生造成他人人身傷亡的結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以及《解釋》第七條的規定,學生傷害事故中所發生的學生傷害是指學生身體的直接創傷或死亡,即在傷害事故中學生的健康權和生命權受到了侵害。筆者認為依據法理,學生受到的精神傷害也應當包括在內,但不包括給未成年人造成的財產損失。未成年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給他人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也屬于學生傷害事故的范圍,這與《解釋》第七條的規定相一致。
其六,須學生人身傷害或學生造成他人人身傷害與學校不履行對學生應盡的法定義務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侵權行為法上的因果關系,學術上通常采用相當因果關系說,即“無此行為,雖不必生此種損害,有此行為,即足生此種損害者,是為有因果關系。無此行為,必不生此種損害,有此行為,通常亦不生此種損害者,即無因果關系。”2未成年學生的傷害事故即使發生在在校期間,如果此事故的發生與學校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則學校也無需對此負賠償責任。司法實踐中處理學生傷害事故賠償案件,也應當采用這種標準來判斷學校是否要對學生損害的發生負賠償責任。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以上六個要件同時具備的傷害事故,才能稱作法律上的學生傷害事故。因此,筆者將學生傷害事故的概念作如下概括:學生傷害事故,是指中小學校、幼兒園以及其他教育機構在讀的未成年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受到人身傷害或造成他人人身傷害,學校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事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導致他人受損的責任主體是誰
2021-02-01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