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相同之處是什么
1、目的相同。二者都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
2、前提相同。二者都必須是合法權益正在受到侵害時才能實施。
3、責任相同。二者超過法定的限度造成相應損害后果的,都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減輕或免除處罰。
二、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有什么區別
1、危險的來源不同。正當防衛的危險來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為;而緊急避險的危險來源比較廣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災害、動物的侵襲。
2、緊急避險必須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當防衛無此要求。
3、對主體的要求不同。緊急避險要求主體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軍人或消防隊員等)。而正當防衛就沒有這樣的要求。任何人均有正當防衛的權利。
4、避險保護的是合法利益,損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怎么樣選擇,兩害相全取其輕,避險所保護的利益必須要大于避險行為所損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損害的利益,避險就沒有意義,法律也就沒有保護的必要。
5、實施對象不同。正當防衛只能對不法侵害人實施,而緊急避險必須是向第三者實施。
《刑法》第21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三、防衛過當的表現形式
根據防衛過當的概念,防衛過當的表現形式是行為過當與結果過當的統一,僅有行為過當或僅有結果過當均不能構成防衛過當。在審判實踐中,要正確把握防衛是否過當,要緊扣兩個環節,一是行為和結果都要過當,二是正確理解和認定兩者之間的關系。首先,對立法關于防衛行為限度與結果限度的理解應是一致的,行為限度是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重大損害行為,結果限度就應是重大損害結果。其次,行為過當并不意味著結果就一定過當,反之亦然。例如,防衛人采取剝奪侵害人生命的方法防衛,用刀向侵害人心臟猛刺。根據當時的防衛需要是不應采取剝奪侵害人生命的方法防衛的,這時,防衛表現為行為過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中財產保全期限過了可以提車了嗎
2021-01-05公司注冊資金認繳不夠怎么辦
2020-11-25醫療事故處理標準
2021-01-25網絡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訴
2020-12-21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