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諒解的概念及其從輕處罰的依據和意義
被害人諒解是指被害人或其家屬因被告人認罪悔罪、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或其他正當原因,而對被告人表示諒解。司法實務中,因部分犯罪的直接被害人已經死亡或喪失表達能力,故諒解的主體既包括被害人,也包括被害人的家屬或監護人。諒解的原因多種多樣,一般是被告人認罪悔罪、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提供生活幫助或履行其他民事義務,使被害人或其家屬獲得一定的物質補償和精神安慰。諒解的形式分為書面和口頭兩種形式,既可以由被害人提交書面諒解意見,也可以當庭口頭向審判機關表達諒解意見。諒解意見一般應載明被害人諒解的原因及同意或請求司法機關對被告人從寬處罰等內容。
毫無疑問,賠償損失有助于補償、挽回被害人的物質損失,認罪悔罪、賠禮道歉有助于撫慰被害人遭受的精神創傷,均能有效減輕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與此同時,認罪態度、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還能從不同角度反映被告人有良好的悔罪表現,從而降低其人身危險性。基于被告人認罪悔罪、賠償損失、賠禮道歉往往是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前提條件,因此,取得被害人諒解間接意味著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已得到降低,必然會對量刑產生影響。
我國現行刑法雖然并未將被害人諒解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規定,但因被害人諒解而對被告人從寬處罰,并不違反刑法第61條規定的量刑指導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23條規定,因婚姻家庭等民間糾紛激化引發的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對被告人表示諒解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第40條規定,對于刑事自訴案件,要盡可能多做化解矛盾的調解工作,促使雙方自行和解。對于經過司法機關做工作,被告人認罪悔過,愿意賠償被害人損失,取得被害人諒解,從而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由被害人撤回起訴,或者對被告人依法從輕或免予刑事處罰。第41條規定,要盡可能把握一切有利于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結案的積極因素,多做促進當事人雙方和解的辨法析理工作,以更好地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努力做到案結事了。要充分發揮被告人、被害人所在單位、基層組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和近親屑在附帶民事訴訟調解中的積極作用,協調各方共同做好調解工作,盡可能通過調解達成民事賠償協議并以此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屬對被告人的諒解,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被害人諒解的從寬處罰幅度
《最高院量刑指導意見》規定,對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屬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的性質、罪行輕重、諒解的原因以及認罪悔罪的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在具體案件中如何掌握被害人諒解的從輕比例,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犯罪性質及罪行輕重。如前所述,被害人諒解只適用于有具體被害人的案件,一般多見于故意傷害、殺人、交通肇事、搶劫、盜竊、詐騙等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犯罪。在不同犯罪類型中,被害人諒解對量刑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單純的侵財犯罪,或者因婚姻、家庭、戀愛、鄰里瑣事等民間矛盾激化而引發的侵犯人身權利犯罪,或者刑事自訴案件,因被害人及其家屬表示諒解能較大程度地化解社會矛盾,其量刑意義更大,可以較大幅度地從寬處罰。與此同時,還要根據罪行的輕重來確定從輕處罰的調節比例,罪行嚴重的被告人其從輕處罰比例一般不得適用最高比例,以避免罪行越重者所得量刑越大的不良現象。
2.諒解原因及真實程度。司法實踐中的被害人或其家屬表示諒解的原因多種多樣,不僅限于被告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認罪悔罪、提供生活幫助、社區義務勞動等正當原因,還有迫于被告人勢力、威脅或因生活困窘而被迫接受不足額賠償,但仍表示諒解等情況。在具體掌握時,應充分考慮上述因素,對于被害人基于正常原因而真誠諒解的,可以較大幅度從寬處理;對于被害人雖表示諒解但諒解的真實程度不高的,應嚴格控制從寬處罰幅度。
3.認罪悔罪程度。司法實踐中,被告人的認罪、悔罪態度往往是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屬諒解的前提條件,特別是在犯罪較輕或初犯、偶犯的場合。因此,在把握被害人諒解的從寬處罰幅度時,還應注意考察被告人認罪、悔罪的程度。對于被告人認罪、悔罪程度不高,僅僅是因為足額賠償而獲得被害人或其家屬諒解的,一般不予適用較高的從輕量刑比例。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所整理的關于“綁架被害人諒解可以減輕刑罰嗎”的相關法律知識,得到綁架被害人的諒解不僅降低了被害人遭受的危險程度,而且對自己也會減輕刑法,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如果你還想了解其相關的法律知識,可以來律霸網,為你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拆遷房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
2021-03-12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過戶給子女
2021-01-16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