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就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通過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
為依法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現就辦理此類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第二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有關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條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絡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
未經被收集者同意,將合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第四條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通過購買、收受、交換等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職責、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三款規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量刑標準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公民的個人信息為本人所有,若不法分子從不正當的途徑取得公民的個人信息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但是當公民的個人信息被非法竊取時,每位公民都應當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已。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右手中指前關節骨折是輕傷害還是輕微傷
2020-12-29網上在逃人員幾年撤銷
2020-12-04國有獨資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4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