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和搶劫的區別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搶劫罪與故意殺人罪,是兩個性質不同的犯罪。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又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的客體是單一客體,即公民的生命權。
(2)犯罪目的不同。前者是為了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是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一種手段,二者之間存在目的與手段的內在聯系;后者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權利。由于這些區別的存在,在司法實踐中,二者的界限一般是不會發生混淆的。但二者之間又存在一定的聯系,這些聯系表現在:
①搶劫罪雖然主要是侵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但同時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而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公民的生命權,因此,搶劫罪的客體要件與故意殺人罪的客體要件間存在包容關系。
②搶劫罪的行為方式是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故意殺人罪的行為方式,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的,因此,在犯罪的行為方式上,二者之間也存在交叉關系。
③搶劫罪一般是先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而后取得財物,使用暴力、劫取財物都是故意的;故意殺人罪,行為人殺人后,劫走被害人的財物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其殺人、劫物也都是故意的。
因此,在這方面二者也有相似之處。對搶劫殺人案件的定性,要根據案件的特點,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從司法實踐看,搶劫殺人案件主要有三種情況:
A、先殺人后搶劫的案件,即事先只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目的,而無搶劫他人財物的目的,搶劫財物是在殺人以后對其親屬實施的,或者殺人以后,見財起意又將其財物拿走的案件。基于殺人的故意,實施殺人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后又基于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故意,實施了搶劫的行為,構成搶劫罪。這兩個罪之間沒有內在的牽連關系。類似這類案件,應定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兩罪并罰。
B、在實施搶劫財物過程中先、殺人后劫物的案件,即在搶劫財物過程中,先將財物的所有人、經管人殺死,剝奪其反抗能力,當場劫走其財物。殺人是劫走財物的必要手段。雖殺人在先,劫取財物在后,但都發生在搶劫過程中,而且殺人是劫取財物的必要手段。因此,應定搶劫罪。
C、搶劫以后又殺人的案件,即搶劫財物后,為了保護贓物、抗拒逮捕、毀滅罪證,當場又殺人的,或者為殺人滅口而殺死被害人的案件。殺人滅口行為,與搶劫沒有內在聯系,因此是兩個獨立的犯罪,應分別定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兩罪并罰。至于搶劫后為了護贓等而當場使用暴力殺人的,應視為搶劫行為的繼續,仍只能定為搶劫罪,為護贓而當場行兇殺人,可作為從重處罰情節。
綜上,對于搶劫殺人案件的定性要把握兩條界限:一是殺人是否發生在搶劫財物過程中;二是殺人是否是搶劫財物的必要手段,是否與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之間存在目的與手段的內在聯系。如果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過程中,而且是搶劫財物的必要手段,應定搶劫罪;如果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財物過程之外,或者雖與搶劫財物過程有聯系,但與搶劫財物無內在聯系,應定故意殺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承包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