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和搶劫的區別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搶劫罪與故意殺人罪,是兩個性質不同的犯罪。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又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的客體是單一客體,即公民的生命權。
(2)犯罪目的不同。前者是為了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是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一種手段,二者之間存在目的與手段的內在聯系;后者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權利。由于這些區別的存在,在司法實踐中,二者的界限一般是不會發生混淆的。但二者之間又存在一定的聯系,這些聯系表現在:
①搶劫罪雖然主要是侵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但同時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而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公民的生命權,因此,搶劫罪的客體要件與故意殺人罪的客體要件間存在包容關系。
②搶劫罪的行為方式是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故意殺人罪的行為方式,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的,因此,在犯罪的行為方式上,二者之間也存在交叉關系。
③搶劫罪一般是先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而后取得財物,使用暴力、劫取財物都是故意的;故意殺人罪,行為人殺人后,劫走被害人的財物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其殺人、劫物也都是故意的。
因此,在這方面二者也有相似之處。對搶劫殺人案件的定性,要根據案件的特點,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從司法實踐看,搶劫殺人案件主要有三種情況:
A、先殺人后搶劫的案件,即事先只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目的,而無搶劫他人財物的目的,搶劫財物是在殺人以后對其親屬實施的,或者殺人以后,見財起意又將其財物拿走的案件。基于殺人的故意,實施殺人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后又基于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故意,實施了搶劫的行為,構成搶劫罪。這兩個罪之間沒有內在的牽連關系。類似這類案件,應定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兩罪并罰。
B、在實施搶劫財物過程中先、殺人后劫物的案件,即在搶劫財物過程中,先將財物的所有人、經管人殺死,剝奪其反抗能力,當場劫走其財物。殺人是劫走財物的必要手段。雖殺人在先,劫取財物在后,但都發生在搶劫過程中,而且殺人是劫取財物的必要手段。因此,應定搶劫罪。
C、搶劫以后又殺人的案件,即搶劫財物后,為了保護贓物、抗拒逮捕、毀滅罪證,當場又殺人的,或者為殺人滅口而殺死被害人的案件。殺人滅口行為,與搶劫沒有內在聯系,因此是兩個獨立的犯罪,應分別定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兩罪并罰。至于搶劫后為了護贓等而當場使用暴力殺人的,應視為搶劫行為的繼續,仍只能定為搶劫罪,為護贓而當場行兇殺人,可作為從重處罰情節。
綜上,對于搶劫殺人案件的定性要把握兩條界限:一是殺人是否發生在搶劫財物過程中;二是殺人是否是搶劫財物的必要手段,是否與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之間存在目的與手段的內在聯系。如果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過程中,而且是搶劫財物的必要手段,應定搶劫罪;如果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財物過程之外,或者雖與搶劫財物過程有聯系,但與搶劫財物無內在聯系,應定故意殺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公職人員可以繼承農村親人房產嗎
2021-01-14南海法院處理勞動糾紛要多久
2021-02-17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土地承包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20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