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家賠償每一個人肯定都很關心,因為國家賠償方面的規定是為了我們人民的合法利益的保障規定,對于國家的賠償范圍方面,一般都是包括刑事賠償,人身自由賠償和行政賠償三個范圍的。國家的賠償是不包括民事賠償的。那么國家賠償不包括什么?
國家賠償不包括民事賠償
民事賠償
民事賠償是由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侵權引起的民事責任。民事賠償責任主體、責任性質、適用的賠償原則、標準和程序與國家法律賠償制度中的國家賠償不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民事主體身份實施的侵權行為屬于民事侵權,由此產生的責任是民事賠償責任。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五條,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刑事賠償的賠償范圍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對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四)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八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
(二)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九條,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三)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四)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五)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對于國家賠償不包括的方面就是民事賠償了,對于民事賠償一般都是不會出現在國家賠償當中,以為國家工作人員在執法的過程中肯定是不會出現民事上面的問題。如果出現在民事上的話,一般都是國家工作人員沒有執行國家的任務造成的,所以不屬于國家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全文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附條件的租賃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0-11-30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