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作為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當國家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私放在押人員便是侵害了國家監督機關的監管機制,屬于私放在押人員罪。小編今天想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關于私放在押人員罪的主體,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私放在押人員罪
私放在押人員罪,是指國家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私自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非法釋放的行為。私放在押人員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對本罪的認定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本罪的主體是司法工作人員。
2、構成本罪的關鍵是行為人具有私放在押人員的行為。
二、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監管機關的監管制度,即看守所、拘留所、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勞改隊、監獄等監管機關的監管制度。凡經公安機關、檢察院、人民法院拘留、逮捕、判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或者罪犯,一般說,都是因他們實施了或可能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需要受到刑罰的犯罪分子。監管機關關押罪犯的目的,是為了懲罰和改造他們,使他們成為自食其力的新人,消除其繼續犯罪的條件,私放罪犯,使其逃脫關押,不僅使其有繼續犯罪的可能,而且破壞監管機關的監管制度。
本罪的對象,是被關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包括已決犯和未決犯,所謂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人民檢察院向人比法院提起公訴以前,正處在偵查、起訴階段的涉嫌犯罪的人;所謂被告人,是指人民檢察院將犯罪嫌疑人起訴到人民法院以后,或者自訴人提出自訴,要求人民法院通過審判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所謂罪犯,是指由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宣告為有罪的人。已被判刑勞改的罪犯,一般都是罪行較重或十分嚴重,有人身危險性,需要與社會隔離的人,對他們實行關押,不僅是因為他們罪行較重,而且為了防止他們繼續危害社會。如果把那些有危險性罪犯非法釋放,無異于“放虎歸山”,為他們繼續犯罪創造條件。被逮捕關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他們能否看管好,關系到案件的審判能否正常進行,特別是抓獲共同犯罪案件的成員,關系到整個案件能否順利破獲。因此,非法放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將會給審判工作帶來很大的危害,由此可見,把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作為犯罪來懲辦,是十分必要的。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私自將被關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非法釋放的行為。
本條規定未說明實施本罪必須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但是,由于本罪屬于瀆職類犯罪,所以它必然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來實施,如果沒有利用職務之便或者依法釋放罪犯的,均不構成本罪。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行為人利用自己看管、管教、押解、提審等便利條件,所謂私放,是指沒有經過合法手續,而私自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使其逃避關押。
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可由作為和不作為構成。具行為方式有的是濫用職權,篡改刑期,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合法"逃避關押;有的雖未篡改刑期,但假借事由,將刑期未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擅自作為刑滿釋放;有的則把依法逮捕的罪犯有意當作錯捕釋放;也有的利用提審、押解罪犯的機會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而謊稱罪犯脫逃;或者為罪犯逃離關押場所創造條件等。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采取何種方式,在什么場合,是在關押場所,還是在押解途中,都不影響定罪。但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手段是否惡劣及其危害后果的大小,是量刑考慮的輕重情節。
根據2006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私自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或者授意、指使、強迫他人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的;
2、偽造、變造有關法律文書、證明材料,以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逃跑或者被釋放的;
3、為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故意向其通風報信、提供條件,致使該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的;
4、其他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司法工作人員,主要是負有監管職責的司法工作人員。其中包括在看守所、拘留所、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勞改隊、監獄工作的管教人員和看守人員,以及執行逮捕和押解罪犯的人員,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而故意將其非法釋放,犯罪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由于貪贓受賄,有的是出于包庇同伙,有的是徇親私情等,犯罪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三、罪與非罪的界限
在監管工作中,因警惕性不高、警戒不嚴、管理松懈而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的,或者由于工作粗枝大葉、疏忽大意而錯放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這種情況一般屬于職務上的過錯,不構成犯罪,們是如果情節嚴重的,也可以玩忽職守罪論處。
1、既遂與未遂的界限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已經脫離了監管人或押解人監管的為既遂。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目的是為了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擺脫司法機關和監管人員的控制,逃避法律制裁。因此,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既遂與否,應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否逃脫了監管機關和監管人員的控制為標準。如果是在監獄被私放的犯罪嫌疑人、被侍人、罪犯,雖已逃出監房,但在監獄的看管范圍內被抓獲的,屬于未遂;或者雖已逃出獄外,但被及時發覺,當場抓獲的,亦屬未遂。如果已逃離監管機關和監管人員的控制范圍,應屬既遂,在押解途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被私放后、如果當場被其他人員發現,立即被追捕歸案的,則應視為未遂;被私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如果當場逃離,擺脫了其他押解人員們控制,即屬既遂;被私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在逃出監管機關和監管人員的控制范圍以后,經過司法機關偵查、通緝追捕歸案的,仍應視為既遂。
2、與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私放在押人員罪的目的是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擺脫監管機關和監管人員的控制,最終逃避法律制裁,這與徇私枉法罪中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故意做枉法裁判,把有罪判為無罪,故意使罪犯逍遙法外,在實質上都是為了包庇罪犯。它們都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在客觀上又都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條件,主體主要都是司法工作人員。兩者的區別在于:一是在客觀方面表現不同。犯本罪的司法工作人員主要是利用監管或押解罪犯的職務之便,非法將罪犯私自放走;而徇私枉法罪的行為在客觀上則是利用立案、偵查、預審、起訴和審判的合法權力,徇私枉法,對明知是有罪的人,作出不予立案、起訴的決它或者無罪判決、裁定,包庇罪犯。二是主體要件的職責權限不同。本罪的主體主要是對罪犯負有監管、押解職責的司法工作人員;而徇私枉法罪的主體,則主要是對刑事案件有立案、偵查、預審、起訴或審判權的司法工作人員。
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如果經法院后來判決宣告無罪的,行為人仍構成本罪,而不能因宣判無罪就免除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但由于被私放的人畢竟無罪,因此,可對其酌情從輕、減輕甚至免除處罰,
行為人收受賄賂而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則同時觸犯本罪與受賄罪,屬牽連犯罪,應依處罰較重的罪處罰。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私放在押人員罪的主體是司法工作人員,構成本罪的關鍵是行為人具有私放在押人員的行為。身為國家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要盡忠職守,嚴格的約束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希望小編做的這些整理可以幫助到大家。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股東知情權糾紛案件的法律主體由誰
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人的主體及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首付
2020-11-14發生醫療事故發生該怎么處理
2020-11-08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專利被駁回復審的官費是多少錢
2021-02-03<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自書遺囑與代書遺囑的有效要件
2021-02-03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