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法律咨詢:
您好,如果看見正有人遭受搶劫或強奸,出于見義勇為,將犯罪嫌疑人打成重傷,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律師解答:
你好,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以暴力手段實施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犯罪,可以行使特殊防衛權(正當防衛),不負法律責任。否則,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后果的,仍然屬于防衛過當,依法負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知識: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一種無認識的過失,即行為人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沒有預見的原因并非行為人不能預見,而是在應當預見的前提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沒有預見;如果行為人小心謹慎、認真負責,就會預見進而避免危害結果。應當預見是前提,沒有預見是事實,疏忽大意是原因。應當預見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就是疏忽大意過失的認識因素。疏忽大意過失的意志因素是反對危害結果發生或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至少可以說是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因為行為人沒有預見危害結果,故其實施行為時不可能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發生。不過,疏忽大意過失的意志因素屬于消極因素,司法機關不需要證明這一點,只要證明了疏忽大意的認識因素,沒有證據表明行為人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發生,一就可以確定為疏忽大意的過失。
從司法實踐來看,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疏忽大意過失,并不是先判斷行為人是否疏忽大意,而是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如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就說明行為人疏忽大意了。在應當預見的前提下,行為人并沒有疏忽大意,但又確實沒有預見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因此,認定疏忽大意過失的關鍵是確定應當預見的前提(在何種情況下應當預見)與應當預見的內容(應當預見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
2020-11-17我國法律關于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規定
2021-01-08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學生在校被清潔工歐打誰負責任
2021-01-14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