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前取得的證據是否有效
刑事立案之前,采取合法手段取得的證據,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辦案人員應當在立案后進行調查,收集、調取證據。依此推斷,立案前調查、收取證據屬違反法定程序行為,所取得的證據不具有法律效力。
辦案人員應在立案后及時進行調查、取證,并未規定立案前不能進行調查取證。況且,在立案時應附上相關的材料(檢舉材料、申訴材料、控告材料、上級機關交辦或者有關部門移送的材料、當事人交代的材料、監督檢查人員的檢查報告等)。
這就說明,執法人員只有在取得當事人涉嫌違法的一些證據后才有可能進一步立案調查。
眾所周知,舉報記錄、現場檢查筆錄等取得于立案之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詢問筆錄的大部分內容亦可能包含當事人的自訴材料,當然亦可于立案之前取得。只要在立案時同時附上,就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對于基層山區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工商所,如果沒有及時固定證據而等到局長簽批立案后才行動,那么假如遇到過境走私或者關系人民健康安全的大要案時,往往會貽誤戰機,錯失取證良機。可見,只要取得證據的程序合法,立案之前進行前期調查并取得一定的證據就是合法有效的。
在司法實踐中,我們與當地法院建立了定期聯席交流制度,也曾多次探討立案前的證據效力問題,法院方面也未持否定意見。他們根據經驗判斷:對于證據的取得,目前相關法規中還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例如:對于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等證據,只要取得途徑合法并查證屬實,就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
當然,各地工商機關在實際工作中對立案前相關證據的取得還須注意兩點:一是掌握辦案的技巧,計算好立案的時間,盡量避免在立案前過多過濫地取得證據,反對任何重證據、輕程序的思想;二是注意掌握立案前與立案后的證據能夠互相印證,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