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獲得國家賠償權的情形有哪些?
獲得國家賠償權的情形主要有十二種,具體如下:
司法解釋規定,解除、撤銷拘留或者逮捕措施后雖尚未撤銷案件、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判決宣告無罪,但是符合下列6種情形之一的,屬于終止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這6種情形為:
(一)辦案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終止偵查的;
(二)解除、撤銷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措施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三)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法定期限屆滿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四)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超過三十日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五)人民法院決定按撤訴處理后超過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六)人民法院準許刑事自訴案件自訴人撤訴的,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對刑事自訴案件按撤訴處理的。
但賠償義務機關有證據證明尚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且經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查屬實的,應當決定駁回賠償請求人的賠償申請。
司法解釋規定,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后,有下列7種情形之一,且辦案機關未依法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或者返還財產的,屬于侵犯財產權,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這7種情形為:
(一)賠償請求人有證據證明財產與尚未終結的刑事案件無關,經審查屬實的;
(二)終止偵查、撤銷案件、不起訴、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或者逮捕措施,在解除、撤銷強制措施或者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后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四)未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或者逮捕措施,立案后超過兩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五)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超過三十日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六)人民法院決定按撤訴處理后超過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七)對生效裁決沒有處理的財產或者對該財產違法進行其他處理的。
但有第三項至六項規定情形之一,賠償義務機關有證據證明尚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且經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查屬實的,應當決定駁回賠償請求人的賠償申請。
綜上所述,公民能夠獲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一般都是因為國家機關做出了比較嚴重的侵犯行為才會產生的,而賠償的標準主要是按照公民的實際收入損失以及實際受到傷害后遭受的經濟和精神損害,一般來說賠償的主體就是直接侵害的機關以及國家財政。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對被告影響大嗎
2021-02-27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3-20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