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難以 接觸的犯罪刑事,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日益增多。由于其案件的復雜性,隱蔽性等特性辦案機關在辦理這類案情時比較難以偵破。那單位犯罪的主犯是如何界定的呢,下面小編就結合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大家講解這一類的犯罪案件的界定條件。
刑法關于單位犯罪主犯的界定:
作為犯罪單位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首先應當是犯罪單位中的工作人員,非犯罪單位工作人員實施的行為,即使與單位犯罪有關,也不能認定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只能認定為單位犯罪的共犯。其次,應當在單位犯罪中起了重要作用,要么是對單位犯罪起決定、組織、領導作用,要么具體實施犯罪。沒有參與單位犯罪活動的犯罪單位工作人員,不能成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其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在單位實施的犯罪中起決定、批準、授意、縱容、指揮等作用的人員,一般是單位的主管負責人,包括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應當是犯罪單位機構的成員,但不能將犯罪單位中決策的成員或者雖然參加了實施單位犯罪的決策會議,但明確表示反對意見,只是因為少數意見未被采納的決策機關成員,不應認定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同時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也不必然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由單位法定代表人直接決定或者最后拍板實施的單位犯罪,法定代表人當然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但對于根據單位內部管理規定,對單位領導成員的職責進行了明確的分工,由分管領導決定實施的單位犯罪,單位的法定代表人雖然負有疏于監督、管理責任,但不應認定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指在單位犯罪中具體實施犯罪并起圈套作用的人員,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也可以是單位的職工,包括聘任、雇傭的人員。
根據《刑法》第25條第1款的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在司法實踐中追究犯罪單位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時,對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屬于共同犯罪,有無必要區分主犯、從犯問題,各地在理解和執行時凍一致,主要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做法:一是按照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在單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在《刑法》規定的具體刑罰各類和幅度之內判處刑罰沒有區分主、從犯是在認定行為人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直接責任人員”的同時,區分主、從犯。為了正確、統一適用《刑法》,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0月10日分布行了《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區分主犯、從犯問題的批復》,規定:在審理單位故意犯罪案件時,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不區分主犯、從犯,按照其在單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處刑罰。對于消除司法實踐的困惑,正確解決不同作用情況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鑒于刑法關于單位犯罪只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刑事責任的規定,已明確了單位犯罪中應追究刑事責任的自然人所處的地位或者所起的作用,司法實踐中,可以根據其對單位犯罪所起的作用,根據罪、責、弄相適應的原則,分別處以相應的刑罰,沒有必要再區分主、從犯;從刑法規定看,主犯,從犯的區分是針對自然人共同犯罪而言的,犯罪單位中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共同犯罪不同于自然人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兩個以上犯罪主體共同故意實施的犯罪,而單位犯罪是一個由若干自然人組成的單位整體實施的犯罪,是單一犯罪主體,形成了一個概括的犯罪故意。此外,共同犯罪必須是故意犯罪,而單位犯罪中包含著故意和過失。因此,《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區分主犯、從犯問題的批復》規定,在審理單位故意犯罪案件時,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不區分主、從犯。
雖然單位犯罪是以單位整體名義實施的,但單位是法律氣缸的組織,其犯罪行為只能由單位內部的有關人員代表單位實施。在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時,有關責任人員具有共同的、實施單位犯罪的故意和共同的、實施單位犯罪的行為,從這一意義上講,可以成立共同犯罪。而且有關責任人員存在著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區分,他們對于單位犯罪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有主筆次要作用之分,根據《刑法》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就可以有主、從犯之分。因此,特殊情況,不能完全排除區分主、從犯。所謂特殊情況,主查指根據具體案情,如果不區分主、從犯,雄霸被告人決定刑罰時奶難做到罪、責、刑相適應。例如,一般情況下,犯罪單位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于決策和指揮實施犯罪的,具有概括的犯罪故意,應該對單位故意范圍內的整個犯罪結果負責,即負主要責任成員處于具體實施犯罪的地位,具有具體的犯罪故意,應該對其在單位故意范圍內具體實施的行為負責。但是,犯罪單位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并不是對于任何單位故意犯罪都起主要作用,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也并不都起將要作用。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對在單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明顯輕于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如果對于主管人員不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就涌做到罪、責、刑完全適應,不能準確地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而且應當區分主、從犯,依法處罰。
不以單位的負責人為單位犯罪的主要負責人。這里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我國的法律制度日益完善,司法程序日益健全,絕不會縱容任何一類犯罪案件。希望大家能夠珍愛生活,遠離犯罪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
單位工資證明怎么開?亂開工資證明會怎樣?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護士燒毀病歷如何處罰
2021-03-10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