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在理解范圍犯罪的時候可能會通過字面認定只要是公司之類的團體進行的犯罪就肯定會被視為單位犯罪而被整體處罰,但其實司法現實中仍然有幾種主體類似于單位卻不能以單位犯罪之名來定罪,那么,不能夠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有什么?
不能夠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有:
一般認為,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一樣,不能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按照最高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解釋》的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但是我也查到,也有司法判例認定合伙企業也可以作為單位犯罪主體。其裁判的主要理由有這么幾點:
一是刑法規定的單位犯罪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它突出的是單位和組織機構特征,并沒有以法人或非法人來界定單位犯罪主體。
二是剛才講到的司法解釋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從這個解釋的規定來講,它并沒有窮盡單位犯罪主體的類型,也沒有將具有法人資格作為單位犯罪主體的必要特征。
三是涉案的這個廠是經工商機關核準登記注冊的普通合伙企業,有經核準登記的組織機構代碼,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生產經營場所,有相對獨立的財產,有經核準的經營范圍,并依法取得了采礦的許可(這個單位是一個采礦廠),具有對外公示、相對獨立的法律人格,而且涉案的犯罪事實也是基于企業利益從事的活動,所以最后對這樣一個情況也是認定為單位犯罪。
從這個判例的觀點來分析的話,非法人企業也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它并不以法人或非法人來界定,也沒有將具有法人資格作為單位犯罪的必要特征,只要在經營活動中有獨立的財產,有獨立的名稱、組織機構,同時所實施的犯罪行為是基于企業利益的,也可以認定為單位犯罪當中的“單位”。
總的來說,能夠被法院確定為是單位犯罪的情形已經在刑法中有了明確而詳細的介紹,除此之外的都只能被單獨作為簡單的犯罪主體追究相應的責任,尤其是上文所提及的合伙企業等在司法實踐中總是被誤認為是單位犯罪的主體。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判決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3-05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