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單位謀取某些不正當的利益,違反了國家的刑法對國家工作人員通過回扣等這些方式進行行賄,這是屬于一種直接故意的單位犯罪的行為。而且單位行賄罪的主體就是直接針對國家工作人員的,對待單位行賄罪很多人比較關注我國規定單位行賄罪是否需要對單位立案?
一、我國規定單位行賄罪是否需要對單位立案?
單位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上述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1990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調查: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刑法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行賄罪定罪量刑。
單位行賄是由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其負責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獲取的不正當利益也歸單位所有。如果在單位行賄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單位行賄所取得的非法利益中飽私囊,歸個人所有的,根據本條規定,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個人行賄罪處罰,即犯行賄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三、在對“單位行賄罪”適用刑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罰金刑的適用問題。
根據《刑法》第52條的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對單位判處罰金時,同樣應遵循這項原則。但是,中國刑法總則中的罰金刑,沒有具體的法定數額,而刑法分則中對貪污賄賂罪的罰金也是如此。在目前尚無立法規定的情況下,應通過司法解釋的途徑,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建議參照其他經濟犯罪的標準,以單位行賄犯罪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處以罰金較為適宜,當然給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大小、犯罪手段是否惡劣等情節亦應綜合考慮。
(二)直接責任人員的范圍及其刑事責任的劃分。
這里所指的直接責任人員是《刑法》所稱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統稱。所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直接策劃、組織、指揮或批準犯罪活動的單位領導人員,通常情況下為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但不能一概而定,不知道或不起決定作用的單位領導人,不能成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主管人員。有的單位領導人官僚主義、玩忽職守或被壞人蒙蔽、受騙上當,應負黨紀、行政責任,甚至要負玩忽職守或其他瀆職犯罪的刑事責任,但不應承擔行賄犯罪的刑事責任。所謂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則指直接實施、積極參加犯罪活動,并起重要作用的人員。單位行賄罪,往往不是靠一、二個自然人的行為來完成,其涉及的人員可能較多,其中有的人確實不知情,有的明知不對或可能有問題,但懾于權力而實施了行賄行為,對這些人員應與“直接責任人員”區別開來。
在單位行賄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責任人員都負有同等的責任。這種犯罪雖然也是自然人實施的一種有組織的犯罪,但它與傳統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員那樣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而只能根據他們在單位行賄犯罪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和次要責任人員。
對于確定直接責任人員的主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職權的大小。職責權限越大,應負的責任也就越大。
(2)因果關系的形式。在因果關系鎖鏈中,起支配作用的行為人負主要作用。
(3)所起作用的程度。主動出謀劃策、積極實施者,所擔負的責任相對要重。
此外,在給單位行賄罪實施刑罰過程中,不能忽視非刑罰方法的運用,對行賄所獲得的不正當利益應予追繳或取消,不讓犯罪者在經濟上占到便宜。
我國刑法當中只是規定了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并沒有對單位行賄罪是否需要對單位立案的這個問題進行明確的規定。而且單位行賄罪是在刑法當中按照兩罰制,既要對單位罰款同時對單位行賄罪的主要責任人的量刑是在五年以下的。通過行賄的這種方法獲得的所有的非法所得,如果是全部都歸了自己的話,量刑跟單位行賄罪的量刑就不一樣了。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怎么辦
用人單位雖不具備合法經營主體資格、但仍應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拿到工傷鑒定后怎么辦
2021-02-17安全生產法規定員工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3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30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拆遷補償發放后多久搬遷
2020-11-13棚戶區改造的稅收優惠政策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