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的某些決策在實施的時候,該行為所造成的后果相關人員是有明確的識別能力的,但單位的主要責任人放任該危害結果的發生,所以有很多人都認為單位犯罪基本上都是故意的。可是,不排除有些決定是因為領導人員過于自信或者疏忽大意的,那么,單位犯罪過失的依據是什么?
一、單位犯罪過失的依據是什么?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有關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為本單位謀取利益而故意實施的行為。單位犯罪中的行為人在主觀上表現為直接故意。
單位犯罪的特點在于:在單位故意犯罪的情況下,這種犯罪行為是經單位集體決定或者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在單位過失犯罪的情況下,這種犯罪行為是單位直接責任人員的職務行為。
關于單位犯罪責任形式,在刑法總則中沒有明文規定,因此對此在刑法理論上存在爭議。單位犯罪可以由故意構成,這是沒有疑問的。關鍵在于單位犯罪是否可由過失構成,對此存在否定說。從刑法分則關于單位犯罪的具體規定來看,雖然大多數是故意的單位犯罪,但也不可否認存在少數過失的單位犯罪。
二、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刑法對單位犯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采取兩罰制。在兩罰制中,對單位是判處罰金,判處罰金采取無限額罰金制,即對罰金的數額未作規定。
在兩罰制中,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是判處刑罰,這里的刑罰包括自由刑與罰金,主要是自由刑。對個人判處自由刑的,又有以下兩種情況:
1、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判處與個人犯罪相同刑罰。例如刑法第220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侵犯知識產權罪——引者注)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這里所謂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就是指依照對個人犯罪的規定處罰。
2、在少數情況下,判處低于個人犯罪的刑罰。例如個人犯受賄罪的,最重可以判處死刑,但根據刑法第387條規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可見,在單位犯受賄罪的情況下,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的刑罰遠輕于個人犯受賄罪的情況。
在司法實踐當中,有少數的單位犯罪也是按照過失來處理的,因為有些單位的領導人員在制定某項決策的時候,結果是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可能在資本運作過程當中某些后果是先前沒有預料到的。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預售合同有什么作用
2020-11-18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