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防衛過當除了承擔刑事責任以外,還需要賠償受害人的損失。
有防衛過當罪嗎
根據《刑法》規定,防衛過當是指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行為。在刑法中,防衛過當不是具體的獨立罪名,它只是表明防衛行為的性質,對構成何罪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刑法也沒有專門條款規定防衛過當的罪名和具體適用的法定刑,因而沒有防衛過當罪。
防衛過當要負法律責任嗎?
對于防衛過當的量刑,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雖然有些防衛過當的行為會構成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由于防衛人主觀上是出于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的動機,其主觀惡性小,而客觀上也是在進行防衛的前提下所造成的損害結果,因此對防衛過當的情形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構成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必須具備一定的要件。在一般情況下,應該具備四個要件,即:行為的違法性;違法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損害事實的真實存在;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只有全面分析和掌握這些要件,才能正確處理損害賠償案件。
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
損害賠償的責任是一種財產責任。行為人對于他人人身侵害的賠償,必須以因侵害人身而引起的財產損失來確定。也就是說,對人身的侵害只有引起財產上的損失時,行為人才負賠償責任。如果對人身的侵害沒有引起財產上的損失,行為人不負民事責任。因此,在確定損害賠償的責任范圍時,要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做到實事求是、合情合理地處理。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在線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丈夫因無性婚姻鬧離婚 起訴能否判離
2021-01-05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