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交通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理
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一般是不會構成刑事犯罪的,可對肇事者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拘留。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是一個主客觀相一致的行為,即行為人除了必須具有逃逸的客觀外在行為方式,同時還必須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發生交通事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為的心態只能是故意,如果僅僅具備離開現場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觀故意,則不能認定為此處的“逃逸”。所以認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必須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把握。
1、認定逃逸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行為人對肇事事故應是明知的。
如果行為人對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使,主觀上沒有惡性。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只是在進行正常的駕駛行為。所謂的“逃逸”時不能成立的,如果對于這種駛離現場的行為以逃逸論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典型的客觀歸責,無論從刑事立法基本原則還是從司法公正角度出發都是不適宜的。當然,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對于其中所有的細節都有著具體的明知,只要堅持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對于肇事存在蓋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2、逃避搶救義務以及其后逃避責任追究。
一般情況下,逃逸者不履行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的動機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能存在著并不逃避搶救義務但盡可能地逃避肇事責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搶救義務但并不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單一動機的情況,前者如甲駕車將被害人撞成重傷后,將被害人盡快送到醫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備逃避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追究這兩個動機中的任何一個,都應認為具備了逃逸。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一般是不會構成刑事犯罪的,可對肇事者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拘留。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能復議幾次
2020-12-29保證的方式及先訴抗辯權
2020-11-21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承包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4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轉包的土地是否合法如何判定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