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誹謗罪是否可以報警
首先誹謗罪是刑事犯罪,情節嚴重才能算構成誹謗罪。如果只是損害個人名譽并沒有造成什么嚴重損失的話,那么當事人向警方報警,公安機關一般是不會受理的。
如果當事人遭人損壞名譽無法判斷情節是否嚴重的話,可以先嘗試向公安機關報警,如果公安機關認為不構成刑事犯罪不予受理的話,那么當事人還可以自己想辦法去搜集證據,然后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賠禮道歉,停止侵害,賠償損失。
二、誹謗罪賠償要多少錢
1.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侵害人的過錯程度是指侵害人進行侵權時的心理狀態。一般可以分為故意和過失,在故意的侵權的精神損害賠償中對于受害人造成的傷害一般要比過失情況下大得多。同時考慮到侵權人的主觀惡性,一般故意違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要比過失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要重。行為人在故意侵害他人權利的時候一般會想方設法、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其主觀的惡性較大,因此承擔的責任要重一些。
2.侵害人的獲利情況。精神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以及精神損失的補償,同時也是對侵害人的一種懲罰,只有這樣才可以能夠達法的預防犯罪的目的。試想如果一個人以杜撰名人的隱私出版而賺錢,那么必然會侵害受害人的名譽和隱私,對于這樣的侵權行為如果僅僅是要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而沒有針對其所獲得的巨大收入一情節判處巨額的賠償,那么賠償就失去了懲罰的意義,侵權方也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必然會有更多的人從事這樣的事情以取得暴利。
3.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精神損害賠償既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和心理上補償也是對于侵權人的教育和懲罰,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必須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掌握一個度,才可以實現。對于處于社會弱勢的群體在發生這種行為是應該以較弱的處罰就可以達到目的,而對于社會中的強勢群體則應該處以較重的處罰。原因很簡單,只有對于強勢群體處以較重的處罰才可以真正達到精神損害賠償的目的。
三、刑事案件的立案條件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根據這一規定,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
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新農村建設拆遷給相同面積樓房嗎
2021-03-14拆遷補償協議不是房屋所有權人簽字有效嗎
2020-12-16“禁養”來襲,養殖場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