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誣告誹謗兩者在刑法罪名上有哪些區(qū)別
誣告陷害罪與誹謗罪的共同點表現(xiàn)在都是捏造事實,而且誹謗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實。但在二者還是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
誣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誹謗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
2、主觀方面不同
誣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誹謗罪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
3、客觀行為不同
誣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fā);誹謗罪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fā)。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并不告發(fā),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就構成誹謗罪。
4、誣告陷害罪的認定
認定本罪,主要應注意誣告陷害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
(1)本罪與錯告、檢舉失實行為的界限。刑法第243條第3款規(guī)定,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構成本罪。二者區(qū)別的標志在于,后者主觀上不具有陷害他人的目的,客觀上不具有捏造犯罪事實并進行告發(fā)的行為。
(2)本罪與一般誣告陷害行為的界限。誣告陷害行為只有情節(jié)嚴重的才構成犯罪。對于對情節(jié)一般的誣告陷害行為,不應以犯罪論。情節(jié)是否嚴重,可從行為人的動機、所誣告的罪行大小、誣告的方式方法、行為造成的后果影響等方面考察得出結論。
二、什么是誣告罪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fā),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三、什么是誹謗罪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犯本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司法解釋,對網(wǎng)絡信息誹謗案的構成要件和訴訟方式做出規(guī)定。
四、誣告陷害罪的特征
1、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也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并且向司法機關或有關機關告發(fā)。構成本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捏造的事實必須是他人的犯罪事實,如果捏造的事實不是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則不構成本罪;
(2)不僅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實,而且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機關進行了告發(fā);
(3)誣告陷害的行為必須是明確的對象;
(4)誣告陷害情節(jié)嚴重的,這里所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主要是指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jié)嚴重,誣陷手段惡劣,或者社會影響惡劣等。只要誣告陷害的行為符合以上條件,不論被誣陷人是否受到刑事處罰,都不影響本罪成立。
3、主體是一般客體.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人員侵權他人的如何賠償
2020-11-25通過網(wǎng)絡交易平臺購買藥品遭受損害,我是否可以請求網(wǎng)絡交易平臺承擔先行賠付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06勞動仲裁庭審調查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2020-12-04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p2p具備哪些特征
2021-02-09花錢保外就醫(yī)容易嗎
2021-03-19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
2021-03-17孩子撫養(yǎng)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yǎng)費嗎
2021-03-13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哪些財產(chǎn)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產(chǎn)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fā)展
2020-11-18家庭財產(chǎn)協(xié)議書如何寫
2021-01-09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