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誣告誹謗兩者在刑法罪名上有哪些區別
誣告陷害罪與誹謗罪的共同點表現在都是捏造事實,而且誹謗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實。但在二者還是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它們的主要區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
誣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誹謗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
2、主觀方面不同
誣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誹謗罪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
3、客觀行為不同
誣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誹謗罪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并不告發,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就構成誹謗罪。
4、誣告陷害罪的認定
認定本罪,主要應注意誣告陷害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
(1)本罪與錯告、檢舉失實行為的界限。刑法第243條第3款規定,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構成本罪。二者區別的標志在于,后者主觀上不具有陷害他人的目的,客觀上不具有捏造犯罪事實并進行告發的行為。
(2)本罪與一般誣告陷害行為的界限。誣告陷害行為只有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對于對情節一般的誣告陷害行為,不應以犯罪論。情節是否嚴重,可從行為人的動機、所誣告的罪行大小、誣告的方式方法、行為造成的后果影響等方面考察得出結論。
二、什么是誣告罪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三、什么是誹謗罪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犯本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司法解釋,對網絡信息誹謗案的構成要件和訴訟方式做出規定。
四、誣告陷害罪的特征
1、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也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2、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并且向司法機關或有關機關告發。構成本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捏造的事實必須是他人的犯罪事實,如果捏造的事實不是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則不構成本罪;
(2)不僅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實,而且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機關進行了告發;
(3)誣告陷害的行為必須是明確的對象;
(4)誣告陷害情節嚴重的,這里所規定的"情節嚴重",主要是指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誣陷手段惡劣,或者社會影響惡劣等。只要誣告陷害的行為符合以上條件,不論被誣陷人是否受到刑事處罰,都不影響本罪成立。
3、主體是一般客體.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賓館拆遷補償應該包括哪幾項
2020-11-28營業房拆遷時,如何提高補償
2020-11-24拆遷補償方案要公示多久
2021-03-07惠陽區城市改造居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0收取拆遷補償費的會計處理是怎樣的
2021-01-07房屋拆遷時,會對宅基地進行評估嗎
2020-12-19拆遷談判前期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