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故意殺人罪怎么判刑處罰
故意殺人罪是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有明確的殺人目的,并且希望其行為能致使被害人死亡;間接故意是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關(guān)于故意殺人罪的刑罰,本條共規(guī)定了兩檔刑:
1、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故意殺人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里所規(guī)定的“情節(jié)較輕”,主要是指防衛(wèi)過當致使他人死亡、出于義憤殺人等情況。考慮到故意殺人罪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權(quán)利的犯罪,必須予以嚴厲打擊,本條對于刑罰作了比較特殊的表述,按照從重刑到輕刑的順序列舉的,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故意殺人罪的罪犯,在量刑時應當首先考慮重刑。
二、故意殺人罪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1、行為對象:“他人”。自殺行為不成立本罪。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尸體不能成為故意殺人罪的對象。行為人誤認尸體為活人而進行“殺害”的,為對象不能犯,只有具有導致活人死亡的可能性時(如尸體附近有其他人),才能按故意殺人未遂處理。
2、行為內(nèi)容:必須具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即殺人行為,其特點是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人的肌體,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時期之前終結(jié)。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具有非法性。
3、責任條件:行為主體要求已滿14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主觀方面要求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jié)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jié)果的發(fā)生。目的或者動機不影響犯罪的成立。
不同的犯罪,《刑法》中規(guī)定的量刑標準不一樣,當然此時也要結(jié)合具體的犯罪情節(jié),才能作出最后的判刑。故意殺人罪造成人員受傷的與故意傷害罪導致人員死亡的,其實可能存在一定交叉的地方,所以司法實踐中需要先作出分析認定,才能確認最終是否構(gòu)成故意殺人罪。
故意殺人罪會見筆錄要點有哪些?
故意殺人后要賠償嗎,怎么賠償?
不作為故意殺人罪量刑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