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會處罰嗎?
按照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1、如果是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故意傷害造成他人輕傷的,一般是不會構成刑事犯罪,因為不滿足法律對故意傷害罪主體的規定,因此也就不會進行處罰。
2、未成年人要是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話,那么就要以故意傷害罪定罪,不過在處罰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輕傷情節以及實際年齡。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取保候審的條件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正在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是在偵查階段向公安機提出申請,申請人的資格僅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取保候審的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人保另一種是財保,由申請人向公安機關提供保證金或者保證人,并提供保證書。保證人應當符合的條件:保證人必須與本案無牽連,必須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必須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沒有受到限制,必須有固定收入和固定住所。
三、故意傷害的訴訟方式
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及六部委《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案件既可以是公訴案件又可以是自訴案件。
1、公訴
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以及對于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涉嫌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提請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這是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訴訟權利,通常稱為“公權”。對于故意傷害造成重傷以上的案件應當公訴。
2、自訴
自訴是公訴的對稱,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刑法第234條第1款規定的故意傷害案。通常這類案件被稱為輕傷案。
綜合上面所說的,故意傷害是法律堅決不允放的行為,此行為會給他人的生命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對于未成年人犯此罪的一般要接受的處罰要比成年人的處罰輕很多,所以,執法人員在處理案件的時候就會根據不同的情況來作出判定。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故意傷害罪拒不賠償怎么辦?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車輛發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拆遷房屋賠償協議訴訟期是幾年
2021-02-07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