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刀傷人和持械傷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持刀傷人和持械傷人的法律后果是處三年到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甚至無期徒刑或死刑,根據《刑法》第234條之規定:
1、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 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無期徒刑的量刑基準。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被害人2級以上(含2級)傷殘的,基準刑為無期徒刑。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的,基準刑為無期徒刑。
5、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里是指實施其他故意犯罪,而其行為又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具體說來,即在本法條文標有“致人重傷”、“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等字樣的犯罪,應當按照本法各該條的規定,定罪量刑,不再適用本條的規定。例如,放火、決水、爆炸、投毒致人 重傷的,按本法第115條定罪量刑;強奸婦女或者奸淫幼女致使被害人重傷的,按本法第236條定罪量刑;非法拘禁致人重傷的,按本法第238條定罪量刑; 搶劫致人重傷的,按本法第263條定罪量刑。
二、故意傷害罪立案條件是什么?
1、犯罪的行為主體。據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要負刑事責任。
2、客體條件。故意傷害罪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為客體要件,對于是否造成被害人重傷或死亡,并不影響罪名的成立。
3、傷害的行為。故意傷害罪在客觀方面還應有犯罪行為人對被害人施行的傷害行為。傷害的行為方式既可以直接用刀、棍、槍或拳打腳踢等暴力手段;也可以是間接利用精神病人、未成年、動物等對故意傷害他人;有的還使用化學藥品、激光、放射線等非暴力的手段傷害他人身體。
4、行為人的主觀意識。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表現為,犯罪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身體造成還繼續放任其結果的發生。所以,此時查清行為人的故意性是十分有必要的,這點是區分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及過失致人死亡的重要標志。
如果犯罪嫌疑人拿著刀直接向特定的對象實施了犯罪行為并且致受害者死亡,在這里,持刀傷人有可能會被定性成為故意殺人罪。刀械一類的物品是國家明令禁止非法銷售的,如果并沒有給受害者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甚至于只是輕微傷的話,也有可能不被判刑的。
持刀傷人重傷怎么判刑
持刀傷人輕傷怎么判的?
持刀傷人輕微傷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去哪一個法院
2021-03-09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消費者維權打官司有啥要注意的
2020-12-29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