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罪與治安違法行為的界限是什么
區分誹謗罪與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誹謗罪與治安違法行為、民事侵權行為的界限。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而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必須局限于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犯誹謗罪的處罰是什么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這里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自訴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訴或不能告訴,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誹謗罪和治安違法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誹謗罪和誹謗有所不同,但都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倘若遇到誹謗他人的人,不論輕重都應該上前制止。情況嚴重,受害者可向法院提出控訴或請專業律師幫忙。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丁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0-12-24政府征地拆遷批文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4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