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判斷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故意殺人罪的“故意”如何判斷?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為故意。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1、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2、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間接故意包括三種情況:
(1)為了追求一個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
(2)為了追求一個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
(3)在突發性案件中不計后果,動輒捅刀子的情形。
3、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
(2)對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
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生或明知道必然發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生。
(3)特定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為定罪的意義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大于間接故意。
二、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2、客觀要件
(1)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
(2)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3)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本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只要按照上文所提到的方法,您就可以很容易的辨別什么是故意殺人罪。當然,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的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會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可以報警嗎
2021-01-14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職工在工作中自殺身亡的,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02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拆遷安置房有產權嗎,幾年能拿到房產證
2021-01-12租用集體土地的企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