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防衛行為的種類有哪些
非法防衛行為是指與防衛的形式或性質有關的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正當防衛合法條件的行為。下面幾種行為就是因為缺乏或不完全具備正當防衛成立的條件而屬于非法防衛行為。
(一)?假想防衛。
所謂假想防衛,是指實際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行為人誤認為存在,從而進行所謂的“防衛”,或者對沒有實行不法侵害的第三者,誤認為是不法侵害而加以“防衛”,因而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假想防衛是由于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實際性質產生了認識錯誤,所以,應該按照事實錯誤的原則進行處理:如果應當預見而δ預見的,按照過失犯罪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依照當時的情況行為人不可能預見的,依照意外事件處理。
(二)?防衛不適時。
所謂防衛不適時,是指不法侵害尚未開始或者已經結束而實行的所謂“防衛”。防衛不適時可分為事先“防衛”和事后“防衛”兩種。前者是指不法侵害尚未開始而實行所謂“防衛”;后者是指不法侵害已經結束而實行所謂的“防衛”。不論是事先“防衛”還是事后“防衛”,都是違法犯罪行為。有人因屢遭不法侵害,為了防止以后不法侵害的再次發生,采取了一些預防措施,這本來是情理之事;但是,如果這種措施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如私拉電網或在即將成熟的西瓜上噴灑劇毒農藥等,則一旦發生嚴重后果,就要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三)?防衛挑撥。
所謂防衛挑撥,是指行為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故意挑逗對方實施不法侵害,爾后借口“防衛”加害對方的行為。這種行為由于缺乏防衛意圖,所以是一種特殊形式下的故意違法行為。
(四)?互相斗毆。
互相斗毆是指斗毆雙方都有侵害對方的故意,雙方的行為都屬于不法行為,因而都無權主張正當防衛。在互相斗毆中,可能是一方先動手,另一方后動手,但是,決不能拘泥于這一點就改變了相互斗毆的性質。當然,如果一方本無侵害對方的故意,完全是由于對方的不法侵害而被迫還手,那就不能認定為相互斗毆。此外,如果一方已經退出斗毆現場,而另一方仍窮追不舍,并加大侵害力度,這時因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退出的一方有權實施正當防衛。
(五)?抗拒依法逮捕、抗拒合法搜查
有人借口自己沒有實施犯罪或者沒有窩藏贓物而對依法進行的逮捕或搜查實行暴力抗拒,并自認為是“正當防衛”,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起碼是一種妨害公務的違法犯罪行為。即使事后經司法機關查明,行為人真的違有實施涉嫌的犯罪,也不能排除妨害公務違法犯罪的成立。
(六)?大義滅親
大義滅親,原意是指秉公執法,正義凜然,不徇私情,對自己親屬的犯罪也同樣依法處理或者予以舉報。這里所說的“大義滅親”,是指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另外一種現象,即對有Υ法犯罪行為的親屬,基于義憤,私自予以處死的情況。這種“大義滅親”是故意殺人的犯罪行為。因為任何人都?有實施私刑的權利,即使是自己的親屬,也無權私自剝奪其生命。當然,由于這種殺人行為通常是出于義憤,有的還被老百姓評價為“為民除害”,容易得到群眾的同情和寬容,其社會Σ害性相對較小,因而可以按照情節較輕的故意殺人罪處理。
(七)?防衛過當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了必要限度造成的重大損害從而構成了犯罪的行為,這種行為的前提是正當的、合法的,但從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的損害后果來看是非法的、犯罪的。如何劃清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的界限,是一個關系罪非罪界限的比較復雜的問題。也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點問題之一,上述有關防衛限度的論述,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奠定基礎。
特殊防衛的特征
特殊防衛權基于法律的規定而享有,具有目的的正當性與行為的防衛性相一致的特性。目的的正當性,是指特殊防衛權行使的目的在于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權利免遭某些正在進行的特定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這是特殊防衛權的最本質特征。其防衛目的明確揭示了正當防衛的社會政治內容。我國刑法中的特殊防衛權不僅是免除特殊防衛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而且是賦予公民同正在進行的某些特定暴力犯罪作斗爭的法律武器。行使特殊防衛權要求在具有目的正當性的同時,還須具有行為的防衛性。行為的防衛性,是指特殊防衛權具有防衛的性質,權利主體對正在進行不法暴力侵害的施害人的人身采取的暴力手段是基于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權利的需要而實施的,是對正在進行的不法暴力侵害的必要反擊。
特殊防衛權是目的的正當性與行為的防衛性的有機統一,特殊防衛權的實施對侵害人造成一定的人身或財產損害,這是特殊防衛權的重要內容。盡管特殊防衛權具有不法或犯罪的外觀,法律卻明文規定行為人免受刑事處罰,不負刑事責任,正是因為其具有正當的目的,防衛目的的正當性決定了其所采取的對不法暴力侵害人造成一定的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暴力手段的正當性與合法性。
特殊防衛權采取的反擊特定暴力犯罪的行為是以損害不法暴力侵害人的人身或財產等權益為內容,以暴力手段為主要方法,具有加害性特征。特殊防衛權是抵抗和制止正在進行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Σ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衛行為,損害不法暴力侵害人的人身或財產等權益是其主要表現形式。特殊防衛權是權利主體根據法律的規定,基于道德的準則享有的一種權利,其實施主體一般具有一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特殊防衛權的行為防衛性并不意ζ著權利主體只能消極地抵御不法侵害而不能采取積極攻擊的形式即暴力抗擊形式給不法暴力侵害者的人身或財產等權益造成損害,也就是說權利主體為了保護合法權益,也可以采取積極攻擊的形式損害暴力侵害者的利益。但應當注意的是,具有加害性的特殊防衛權絕不等同于私人復仇。
特殊防衛權體現了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有機統一,具有不可罰性。從主觀上看,特殊防衛權的行使是防衛人面臨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出于保護合法權益的目的,被迫采取反擊的一種防衛行為,行為人(即防衛權利主體)不具有Σ害社會的主觀罪過形式,他積極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顯然?有主觀惡性。從客觀上看,正當防衛行為是與Υ法犯罪作斗爭,其目的在于鞏固、維護社會利益和秩序,并非Σ害社會,而特殊防衛權的行使是針對某些特定暴力犯罪的,比一般正當防衛的防衛功能更進一步。
綜合上面的介紹,非法防衛行為是指與防衛的形式或性質有關的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正當防衛合法條件的行為。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特殊防衛的特征是什么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哪些房子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1-02-02農村房屋拆遷時補償可不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來補償
2021-01-31南京農村無宅基地自建房拆遷標準
2021-01-14房屋的補償安置方式有哪些,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5農村宅基地拆遷哪些情況不補償呢
2021-03-20拆遷還建協議怎么寫
2020-11-17拆遷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1-02-14拆遷可以同時選貨幣補償和安置房嗎
2021-02-06大棚拆遷后沒有收入來源,有停產停業損失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