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二賣的差價損失賠償問題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當事人雙方訂立房屋買賣合同后,出賣人違反約定另行出賣房屋,買受人主張賠償房屋轉賣價格與合同約定的交易價格之間的差價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根據合同嚴守原則,只要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任何一方都不得拒絕履行。房屋價格變動屬于商業風險,不能認為是情勢變更,出賣人以此為由拒絕履行合同并另行出賣房屋的,買受人有權向出賣人主張賠償因其違約行為或者惡意的締約過失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關于違約損失的計算,關鍵在于買受人的可得利益損失問題。《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在房屋買賣合同中,因一方違約,造成另一方訂立合同的目的落空,另一方期待的合同利益無法實現。房屋買賣與其他買賣合同不同的一個特點在于,守約方如要達到合同履行后的利益狀態,必然要以當前市場價購入或賣出房屋。由于房地產市場是波動的,當前的房屋市場價和訂立合同時雙方約定的房屋價款之間存在差價。這種差價就是守約方的期待利益損失,也是合同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應該能夠預見到的。
因此,守約方主張賠償該差價損失的,應予支持。確定該差價損失的賠償范圍,應當權衡違約方的收益與守約方的損失,取其高者為基準,根據可預見的經濟形勢發展趨勢適當調整該損失的賠償數額。基于上述,在一房二賣的情況下,如果出賣人轉賣的價格高于前手合同的交易價格,則轉賣價格減去前手合同的交易價格所得差價,應當作為出賣人的違約收益,對買受人進行賠償。以上就是小編對該問題的解答,如有其它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費用應該誰出
2021-03-20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