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立案申請中止后的程序是什么?
民事立案申請中止后,可以辦理取保程序,待中止原因消失后可以恢復審理。訴訟中止是在訴訟過程中,訴訟程序因特殊情況的發生而中途停止的一種法律制度。根據行政訴訟法和審判實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予以中止:
1.作為原告的自然人死亡,需要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作為原告的自然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原告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繼承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二、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司法解釋中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還規定了下列幾種適用訴訟中止的情形:
1.在借貸案件中,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借貸案件訴訟中止的司法解釋已于2015年9月1日被新的司法解釋廢止,新的司法解釋中上述規定已被刪除)
2.人民法院受理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后,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時,應當通知被告如欲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須在答辯期間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訴訟。專利權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并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在裁定中止訴訟的同時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權損害繼續擴大的措施。被告在答辯期間未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而在其后的審理過程中提出無效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受理的發明專利侵權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
符合上述情況的,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訴訟。訴訟中止的裁定作出后,由當事人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恢復訴訟程序。訴訟程序恢復后,不必撤銷原裁定,從法院通知或準許當事人雙方繼續進行訴訟時起,中止訴訟的裁定即失去效力;訴訟中止前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在訴訟程序恢復后繼續有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如果不可抗力未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六個月有效。
以上就是訴訟中止的相關認定情況,在司法實踐中,由于不同的案件的訴訟中止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由司法機關在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取證后,如果確實存在訴訟中止的條件的才可以辦理,但后期犯罪事實成立的,可以立即批捕并判罰。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訴訟涉刑事中止審理申請書范本
民事訴訟中止要交錢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可以作為拆遷安置的對象
2021-03-24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老小區拆了如何補償
2021-03-14離婚時對于拆遷款未使用房屋的一方應該如何主張
2020-11-14抵押的房子現在找不到抵押人沒過戶又要拆遷
2021-02-28高層拆遷的話怎么賠償
2020-11-17農戶征地多少錢一畝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