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緩刑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緩刑,全稱刑法的暫緩執行,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緩刑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并公開予以宣告。
二、緩刑和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1、適用前提不同。緩刑的適用以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為前提;死緩的適用,以犯罪分子被判處死刑為條件。
2、執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不予關押,而是由公安機關考察,所在單位或基層組織予以配合;而宣告死緩的罪犯必須予以關押,并實行勞動改造。
3、考驗期限不同。緩刑的考驗期必須依所判刑種和刑期而確定。所判刑種和刑期的差別決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驗期;死刑緩期執行法定期限為2年。
4、法律后果不同。緩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驗期內是否發生法定情形而分別為:原判的刑罰不再執行,或者撤銷緩刑,把前罪與后罪所判處的刑罰按照數罪并罰的原則處理,或收監執行原判刑罰;死刑緩期執行的后果為:在死緩期限屆滿時,根據犯罪人的表現,或予以減刑,或執行死刑,在死緩執行期間也可因犯罪人違反法定條件而執行死刑。
人民法院決定執行緩刑的犯罪嫌疑人必須由犯罪嫌疑人所在地的基層單位或者是公安機關對其進行監督和進行社區矯正,確定犯罪嫌疑人確實有悔改的表現,然后在緩刑考驗期結束時候才不會對其繼續執行刑罰,如果是考驗期滿后又犯新罪的,應當另行審理。
故意傷害中造成重傷害能判緩刑嗎
故意傷人罪緩刑有哪些規定
盜竊罪緩刑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放棄繼承權算是贈與嗎
2021-02-20高鐵拆遷,村與村之間補償不一樣合理嗎
2021-03-19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如何用投資型保險賺錢
2021-01-27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能收回土地嗎
2021-03-19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博羅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