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致死罪從犯量刑標準可以減輕嗎?
從犯應當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從犯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是就刑事責任而言,而不是比照主犯的宣告刑從輕、減輕處罰。如果主犯有其他從輕、減輕的量刑情節存在,其宣告刑可能與從犯一樣,甚至更輕。
2、從犯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只能就共同所犯之罪而言,共同犯罪以外的罪的處罰,不能成為比照的對象。如果主犯犯有數罪,從犯犯一罪,從犯只能比照與主犯共犯的一罪處罰。
3、在主犯是連續犯的情況下,從犯只能比照與主犯共同參與作案的犯罪事實及主犯對比應處的刑罰來進行處罰。主犯單獨作案的犯罪事實及應處的刑罰,應被排除在比照的范圍之外。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量刑標準是怎么樣的?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故意傷害就是屬于在明知犯罪的情況之下還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對于此行為必定要承擔刑事的法律的責任,但對于從犯在進行判決的時候一般要比主犯的刑法輕一些,所以,不同的犯罪人員所存在的位置不一樣,因而所給的處罰就會不一樣。
故意傷害罪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可以遲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嗎
2021-01-06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