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離婚有沒有探視權子女的權利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婚姻法》第38條第1款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視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由此可見,探視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時間,探望子女的權利。探視權屬于身份權的范疇,是基于父母子女關系而享有的身份權。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于夫妻離婚而產生的一種身份權。它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
2、《婚姻法》第38條第2款規定:“行使探視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為此探視權的行使有了可靠的法律程序保證。解決了未修改前探視權行使無法定程序作保證的空白,對司法工作者解決此類糾紛和當事人行使探視權均提供了法律依據。當事人經民政部門協議的探視權行使或經法院調解或判決的探視權行使,父或母任何一方不得設置執行障礙,不得拒絕一方行使權利,任何一方侵犯對方權利,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一旦其權利受到侵犯,對方都有獨立的民事請求權和申請執行權。
3、《婚姻法》第38條第3款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5條也規定:“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后,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權利的行使必須有一定的限度,超過必要的限度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探視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也應遵循這個規律,本著互利原則,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登記離婚或法院判決離婚時,夫妻雙方未就探視權提出請求,而在離婚后發生探視權糾紛的,可以“探視權糾紛”為由,單獨提起訴訟。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自己沒有得到孩子的撫養權的話,自己是擁有探望權的,這個探望權一般是沒有辦法進行停止和阻礙,只有通過人民法院來進行判決,對方如果阻礙自己的話,可以去起訴,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代表就是董事長嗎
2020-11-08公司不能隨意裁員,裁員要走正當法律流程
2021-03-04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最新拆遷補償方式還有置換嗎
2021-01-06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還能進行法律維權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