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綁架罪論處會判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1、致使被綁架人死亡
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是綁架人的綁架行為與被綁架人的死亡之間具有直接因果關系,行為人對該死亡主觀上至少有過失的罪過,如果被綁架人的死亡與綁架行為并無直接的因果關系,那么該死亡對于行為人而言是意外事件。如,被害人自己吸煙引起火災被燒死,不能要求綁架分子對該結果負刑事責任;再如,被綁架人的親屬因精神受到打擊而自殺死亡的,也不包括在綁架“致人死亡”內。
2、殺害被綁架人
殺害被綁架人是在綁架過程中故意殺死被害人的情形:該殺害行為本質上屬于故意殺人行為,但在這里,沒有單獨以故意殺人罪論處,而是被主要行為——綁架行為所包含,作為綁架罪的結果加重犯處理,不實行數罪并罰,理論上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包容犯。既然故意殺人行為被綁架罪所包容,而不單獨定罪,那么故意傷害被綁架人的行為顯然也是可以被綁架罪所包容,而不單獨定罪的。
3、綁架犯罪過程中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刑事責任
《刑法》第239條明確規定“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即可謂絕對的法定刑主義,也是我國刑事立法中很罕見的立法例。可以這么說,在綁架犯罪中,只要在客觀上出現了被綁架人死亡的后果,主觀上行為人對該死亡有故意或者有過失(過失情形表明綁架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對行為人的定性就直接以綁罪論處,量刑就判處死刑。立法的目的就是威懾這類犯罪。當然如果行為人有自首、立功,或者是不滿18周歲的人或者懷孕婦女等法定的從寬處罰情節或不適用死刑的對象,是不能判處死刑的,因為分則的具體規定還要受到刑法總則原則的制約。
二、綁架罪的既遂與未遂
實踐中,有的人認為只要綁架行為實施完成,即構成犯罪既遂;也有人認為應當以是否實際取得財物利益或其他非法利益為判斷既遂行為的標準。本文認為,應當以綁架行為是否已實際控制人質,并將其置于自己實際支配之下為標準,如果行為只實施了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并未對人質的人身實際控制,不構成既遂。
綜合上面所說的,綁架罪就是利用不合法的行為去綁架他人,威脅到受害者的生命安全,對于此行為一般只要當事人死亡或者是受到嚴重的傷害,必定就會被判死刑或者是無期徒刑,對于此罪的危害性是特別嚴重的,而對于此罪的處罰也是比較嚴格的。
怎樣才算構成綁架罪
綁架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犯了綁架罪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假休完可以辭職嗎
2021-03-12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行政機關可以遲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嗎
2021-01-06投保人的保單可以抵押債務嗎
2021-01-21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該案贍養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0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021-02-04土地轉讓的流程和所需材料是什么
2021-02-04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
2021-01-25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0-12-31陽春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