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故意傷害要什么證據?
1、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辯解
2、被害人陳述
3、證人證言
4、物證、書證
(1)現場照片;
(2)實物:作案工具(如刀、匕首、斧頭、棍、棒等),血衣、現場遺留物等;
(3)通話記錄、書信、字條、借條、收據、病歷、醫療診斷結論等書面材料等;
5、鑒定結論
(1)血跡DNA鑒定、指紋鑒定、足跡鑒定、痕跡鑒定、文檢鑒定等;
(2)被害人的尸體鑒定,確定致死原因(受損傷程度是否與兇器相吻合)鑒定。
6、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1)記載犯罪嫌疑人犯罪情況的現場監控錄像、錄音資料;
(2)現場當事人、證人用手機、相機等設備拍攝的反映案件情況的資料;
7、辯認筆錄
8、勘驗、檢查筆錄:
(1)犯罪遺留物勘驗;
(2)犯罪痕跡勘驗;
(3)尸體檢驗。注意勘查提取尸體(塊)各部位(如口中、指甲縫中、衣袋中)有無與案件有關的物證及生物檢材(如血跡、毛發、皮屑或能反映死者身份的標記、物品等);
(4)人身檢查:人身照片、檢查筆錄等;
(5)結合被害人死(傷)原因,依法提取相關物品并及時進行比對、鑒定。
9、其他證據材料
二、故意傷害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應注意的是,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因此,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一般不認為是犯罪。
2、客觀要件
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1)要有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2)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是非法進行的;
(3)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損害,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3、主體要件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 當負刑事責任;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4、主觀要件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事先對于自己的傷害行為能給被害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不一定有明確的認識和追求。
以上就是故意傷害罪的有關證據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上規定的標準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不同情況下的證據搜集情況,應當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處理,由司法機關來進行合法的認定后進行處理。
故意傷害罪拒不賠償怎么辦?
故意傷害罪賠償多少錢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有哪些
2021-03-01網絡小說重名是否構成侵權
2021-03-16工傷致殘怎么計算賠償金
2020-12-20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