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指控不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1、法定不起訴(絕對不起訴)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法律規定:故意傷害滿足這些條件,可以不予起訴
2、酌定不起訴
酌定不起訴,又稱相對不起訴或裁量不起訴。是檢察官根據起訴便宜主義對自己擁有的訴權的舍棄而決定不起訴。我國現行的酌定不起訴的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2款規定:"對于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對于酌定不起訴,犯罪嫌疑人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訴。
3、證據不足不起訴
(1)據以定罪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
(2)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
(3)據以定罪的證據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法律規定:故意傷害滿足這些條件,可以不予起訴
二、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有哪些情況?
符合犯罪主體要件的行為人,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
故意傷害造成重傷的,包含兩種情況:
1,是行為人明顯只具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
2,是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也造成了重傷。
而在實際情況中,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沒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的未遂犯。故意傷害致死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
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應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但對于傷害的對象不能作僵硬的理解,尤其應注意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
故意傷害的事情在實際的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的,但是由于不同案件處理存在差異,因此自己需要按照有關的環節進行事實上的理解從而保障自己的利益不會受損,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需要自己按照一定的基礎進行事實的處置,確保自己問題的不會失去法律保障。
存疑不起訴是否必須二次補充偵查嗎?
對刑事不起訴決定不服怎么辦
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情形分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帳追收的費用由誰出
2020-12-24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什么是嫖宿幼女罪
2021-02-19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房產互換應如何辦理?
2020-12-30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