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思茅區律師 鹽都區律師 習水縣律師 赫山區律師 越秀區律師 涪陵區律師 姑蘇區律師 平湖市律師
受賄罪是我國最近嚴打的罪行,為的是端正社會風氣,防止貪污腐敗,國家鼓勵大家檢舉揭發受賄行為。但受賄行為很難被抓到直接證據,審判之路也非常艱難,那么,無直接證據可以是受賄嗎?律霸來給您出出主意。
一、受賄罪的基本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務廉潔性。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職務上主管、負責或者承辦某項公共事務的權利所形成的便利條件。
受賄罪的行為方式有兩種:一是索賄。即行為人在公務活動中主動向他人索取財物。二是收受賄賂。即行為人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謀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當利益,也可以是正當利益。主動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比被動受賄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因此《刑法》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就構成受賄,而不要求行為人有為他人謀取利益這個條件。
二、受賄罪的認定
(一)離(退)休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件的認定
本法第388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因此,這一規定包含了離(退)休國家工作人員可以成為受賄罪主體的內容。理由是:一是地位的形成,通常是職權孕育的結果,兩者互相依存;二是地位形成,往往與行為人擁有職權時間的長短、高低成正比;三是在一般情況下,職位的喪失并不直接影響行為人地位便利條件的消失。所以說,當國家工作人員離(退)休后,雖職權喪失了,但因原有職權而形成的地位便利條件,不會即刻消失。這就為該類人員變成受賄罪主體提供了可能的條件。
司法實踐中處理此類案件時,要嚴格把握、注意以下問題:
1、已離、退休的國家工作人員,只有利用本人原有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通過在職的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利益,而本人從中向請托人索取或非法向請托人索取或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為,才能以受賄罪論處。因此,已離(退)休國家工作人員構成受賄罪的受賄行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利用了本人原有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
(2)這種便利條件,必須是通過在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具體完成的。這種便利條件與在職的國家工作人員的便利條件,是相互包容的、依存的。
(3)為請托人謀取利益。至于該利益是正當的,還是不正當的,以及是否真正謀取到了利益,均不影響受賄行為的成立。
(4)本人從中向請托人索取或非法收受財物。其中,所索取或非法收受財物的價值或使用價值,必須達到5千元起點。至于本人從中索取或非法收受到的財物,是否真正歸本人所有了,并不影響受賄行為的成立。
2、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如系行為人不違背原職務的行為,則不論何種原因受賄未遂,均不宜追究離(退)休人員的受賄責任;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如系行為人違背原職務之行為,則不論何種原因受賄未遂,也應追究離(退)休人員的受賄責任。
3、請托人給予行為人的賄賂,應當是離(退)休人員所要求互相約定的財物。如有不同,行為人收受后,或請托人未按約定的期限給付行為人賄賂的,均不影響受賄罪的成立。
4、行為人在職期間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但未向請托人要求或約定賄賂,而請托人在行為人離(退)休后出于感謝給予財物的,一般該離(退)休人員不構成受賄罪。但是,如果行為人違背原職務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且明知請托人是因此而給予數額較大財物的,則不因為行為人的離、退休,而影響其構成受賄罪。
5、對于離、退休人員被重新聘用,并依法從事公務中而為的受賄行為,應按受賄罪論處。
6、對于在職時受賄,而離職后為請托人謀利,或者在職時為請托人謀利,而離職后索取、接受財物的,應按受賄罪論處。
(二)國家工作人員任職前受賄條件的認定
根據本法第16i3條、本條、第386條和第388條規定,受賄罪的主體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因此,對于國家工作人員取得國家工作人員身份或取得現有職權之前而為的受賄行為,要嚴格把握。具體來說:
1、要嚴格把握任職前與任職后的界限。即要以行為人受聘用、委托或被任命之日起為標準區分。即行為人受聘用、委托或被任命之日以前而為的受賄行為,屬于任職前的受賄行為;而行為人受聘用、委托或被任命之日(包括當日)以后而為的受賄行為,屬于任職后的受賄行為。
2、是否依法追究行為人任職前而為的受賄行為,要嚴格把握,區別對待。關鍵是看受賄行為與行為人任職之間是否存在內在的聯系。如果存在,則應認定為受賄罪;如果不存在,則不宜按受賄罪論處。具體來說:
(1)行為人與請托人之間有許諾,但行為人收受賄賂后,在任職后并沒有履行職前許諾的,則不構成受賄罪,但可以構成敲詐勒索罪或詐騙罪;但是,如果行為人收受賄賂后,在任職后履行了職前許諾即為請托人謀取其欲謀取的利益,則應以受賄罪論處。
(2)行為人與請托人之間有了承諾,但當行為人任職后沒有按照職前承諾的內容為請托人謀取其欲謀取的利益,而為請托人謀取了其他利益的,則不影響行為人受賄罪的成立。
(3)行為人與請托人之間的承諾,行為人任職后應主動履行承諾,但因客觀原因末能使為請托人謀取的利益實現的,亦不影響行為人受賄罪的成立。
三、無直接證據受賄認定
對于受賄事件的舉報,舉報人很難有直接證據,但舉報人可以考慮提供間接證據,也可以提供真實線索,但要有事實,不要憑自己的想象,憑空捏造。
行賄受賄是違法行為,一旦被發現就要受到法律的嚴肅處罰。但總有那么一部分人,懷著僥幸心理,鋌而走險,這是不被法律所允許的。但對于檢舉人而言,我們很難找到最直接的證據去證明受賄者的受賄行為,那么,無直接證據可以是受賄嗎?小編告訴您,可以認定為受賄,只要您提供有力的間接證據或直接線索,不一定要直接證據,也可以認定為受賄。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無錫律師。
民訴案件中筆錄是直接證據嗎?
定罪必須要直接證據嗎?
沒有直接證據,間接證據能定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地址可以是住宅嗎
2021-02-01單位注銷,公章是否有效
2021-02-01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交通事故我和保險公司都是被告法院怎么判
2021-01-202020國家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